2025-08-20 20:22 阅读
#暑期“三下乡”# #白莲之乡#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赣江源溯源莲乡先锋队走进石城县赣江源镇赣江源村,围绕“生态保护、特色产业、红色文化”三大主题开展调研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这片赣江源头的土地,在绿水青山间感受生态魅力,在田间地头触摸产业脉搏,在红色旧址中读懂乡村振兴的深层密码。 守好“源头活水” 生态底色愈发鲜亮赣江源村,作为赣江源头所在地,其生态保护意义关乎着千里赣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命脉。队员们初到这里,便迅速聚焦“生态优先”理念,主动与赣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赖贵平、文明实践站实践员赖志宾深入交流。在交流中,队员们详细探寻当地生态保护机制,从日常的环境巡查,到水源地的特殊防护举措,再到村民生态意识培育,事无巨细地了解,力求掌握生态保护工作的全貌。 为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生态现状,队员们跟随赖志宾沿着蜿蜒的溪流走访。一路上,两岸草木葱茏,阳光洒落,溪水泛起粼粼波光,宛如灵动的银丝带。队员们沿着溪流,实地调研水质保护情况,查看植被养护成效,还深入了解生态补偿政策落实细节。每到一处,都认真记录“禁渔禁伐”政策如何守护生态平衡,“垃圾分类”举措怎样从源头减少污染,这些长效措施的实施成效都将成为生态保护工作的珍贵素材。不仅如此,队员们还积极行动起来,在村里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发放精心制作的手册,向村民普及生态保护知识,手册里有通俗易懂的文字,还有生动形象的插画,讲解为什么要保护赣江源头生态,以及村民日常可以践行的环保小事。同时,组织小学生环保课堂,队员们变身老师,用趣味故事、互动实验,给孩子们讲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爱护家乡山水”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扎根。通过这些形式,队员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递到村民心中,号召大家共同守护赣江源头的碧水青山。 捧牢“金果银莲”,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走进赣江源村的田间地头,盛夏的气息里弥漫着清甜。百亩白莲田如绿毯铺展,饱满的莲蓬亭亭玉立;黄桃种植基地中,套着保护袋的果实挂满枝头,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这“一莲一桃”正是村里的特色支柱产业。 在百亩白莲田中,队员们挽起裤脚,赖书记边示范采莲技巧,边讲村里白莲产业发展的情况,从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近五年白莲的产量与销量逐步提升,相比往年预计增产5%-10%,已经形成白莲产业链——上游:种植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中游:加工以初级为主(脱壳、烘干),下游:通过批发市场、电商销售,文旅结合(如荷花节)逐步兴起”。队员们听着、干着,手上动作虽生涩,却把助农的决心,深深种进了这方孕育希望的莲田。 在黄桃基地里,种植大户蒋大华向队员们详细介绍黄桃种植知识,当地气候、土质适宜黄桃生长,种植面积达百余亩,黄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同时,他指出基地因山区地形运输成本高,黄桃成熟快易烂。队员们借此机会发挥园艺专业优势,用“产地简易预冷”减10%左右烂损、绘制“成熟热力图”提采摘效率,将课堂理论用于助农实践,以青春助农,在实践中读懂乡村。 激活“新旧记忆”,红色画卷绘出幸福感 队员们的脚步穿梭于赣江源村的田间地头与烟火日常,在触摸乡土温度中激活“新旧记忆”,以红色传承与民生关怀为笔,绘就满溢幸福感的乡村图景。 走访群众时,村退休干部范章洲翻开岁月篇章,将共大礼堂的历史文化缓缓道来。从往昔峥嵘岁月里的集体记忆,到今朝乡村振兴的愿景展望,他以亲历者的身份,把土地密码、时光褶皱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叙事,让沉睡于方志与传说中的文化符号,在对话里重焕生命力,字里行间饱含对青年学子的期许与桑梓深情。 在距村三公里的秋溪整编旧址,队员们聆听跨越时空的红色足音。1934年,红五军团在此整编,留下“听党指挥、团结奋进”的精神财富。如今,修缮后的旧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讲解员笑谈“村里串起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开发‘重走红军路’徒步路线,村民开起农家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民生关怀同样细腻入微。队员们走访村民李奶奶家时,留意到部分家长因农事繁忙,难兼顾孩子陪伴与安全。于是,“童心港湾”在共大礼堂一角启幕,成为孩子的欢乐天地。考虑到乡村安全知识普及需求,队员们精心筹备安全讲座,从辨别变质食材、讲解农药残留危害,到普及防水放电要点,用通俗语言为孩子与村民筑牢安全防线。课后,一碗碗温热的莲子银耳羹送到老人手中,暖胃更暖心。 莲桃飘香红韵浓,幸福图景正铺展 如今的赣江源村,青山叠翠守护源头,溪泉清澈倒映蓝天。莲田里,饱满的莲蓬亭亭玉立;桃林中,四溢的果香沁人心脾;共大礼堂内,欢快的歌声阵阵传出;秋溪整编旧址旁,游客纷纷驻足聆听历史。村民的日子,既有生态馈赠的“绿色甜头”,又有红色传承的“温暖心意”。赣江源的“绿”是发展的底色,“红”是精神的灵魂,见证着革命初心。白莲与黄桃,成为百姓致富的“金果果”;童心港湾,孕育着未来的“希望田野”。先锋队队员们坚定表示:“我们会把帮扶持续下去,让红色文化一直‘甜’在村民生活里。”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扎根赣江源村,以青春之力,串起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提质的脉络,让生态守护凝聚全民共识,生产有了科技与文化双引擎,生活关怀浸润烟火日常。以青春实践绘就红绿交融,产业兴、生态美、生活甜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也让“三下乡”的意义在赣江源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持续生长。实践落幕,情谊长存,先锋队员将把“生态为基、生产为翼、生活为核”的赣江源经验带回校园,化作持续关注与远程支持的动力,让这段红莲沃土的故事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持续发光,成为乡村振兴久久为功的生动样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