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实验寻奥秘 科教青春筑梦行
为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激发他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江西师范大学音乐-理电学院“理音知行,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樟树市殿下镇中心小学以神奇的物理实验为影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惊喜的科学启蒙之旅。
焰掌启智,乡村课堂燃科学热忱
文教组的“火焰掌”实验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拉开序幕。刘艺先是取来一只透明玻璃容器,往里注入清水,又挤入几泵洗洁精,搅拌形成细密厚实的泡沫,用双手蘸取泡沫与孩子们进行问答互动。
接着,翁晓佳用打火机点燃刘艺手上的泡沫。包裹丁烷的泡沫在手中燃起明亮火焰却未灼伤皮肤,孩子们感到惊奇甚至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脖子,眼睛却瞪得溜圆。也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忍不住伸手去摸,觉得不可思议。

刘艺向孩子们解释“火焰掌”背后的原理。“这是因为泡沫里的丁烷气体燃烧时,热量被周围的水和洗洁精吸收啦。”刘艺边说边招手,“有没有小朋友想试试?”邀请孩子们上台体验。孩子们坐在座位上将手举得高高的,都渴望得到亲身实验的机会。
翁晓佳握着孩子们的手点燃泡沫,孩子们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当火苗再次在掌心跃动时,教室爆发出阵阵掌声。

炮间气流,乡村实验催绽求知花
文教组成员的“空气炮”实验课,在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期待中开始了。翁晓佳站在教室前,晃了晃用纸箱自制的“空气炮”,笑着问:“大家猜猜,这个‘大炮’发射时,能将前排的纸杯打倒吗?”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前排几个男孩已经忍不住往前探着身子。
她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举起空气炮对准讲台另一侧摞好的纸杯塔,用力拍打纸箱,只听“噗”的一声闷响,下一秒,那座纸杯塔“哗啦”一声散了架。“哇!”教室里炸开一片惊呼。将抽象的气体压强原理转化为可感知互动体验的讲解方式,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亲身尝试,刘艺指挥着小朋友们到室外排队,一个一个地亲身体验“空气炮”的威力。做完实验的同学们在旁边认真的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老师留下的问题“空气炮烟雾打出来的形状应该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亲手实践,见证着压缩空气释放能量的神奇过程,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等到同学们都体验过后回到课堂,翁晓佳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描述出实验现象,同时引发他们的思考“为什么空气‘炮弹’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她通过故事比喻、视频动画、画图演示等方式讲解相关物理原理。

趣验架桥,科普扎根乡校沃土
物理趣味实验课成为连接乡村学子与科学世界的桥梁。实践队通过趣味物理小实验,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互动实验。文教组成员刘艺表示:“我们设计的实验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希望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本次活动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也是学院推动科普教育下沉基层的一次实践。未来,团队还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让更多乡村孩子近距离体验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