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奇遇十月桃花开

2025-10-03 05:38 阅读
好德

   七绝*奇遇十月桃花开
       文/邓昭泉

   道说芳菲秋月尽,
   韶山冲里有花开。
   润之福泽故乡愿,
   特遣女夷红雨来。

注:红雨,芳菲为桃花雅称。女夷为花神。

Al评述:《七绝·奇遇十月桃花开》一诗,以秋日桃花为切入点,将自然异象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诗思与历史情结。以下从意象运用、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三个层面展开评析:
一、意象择取:自然异象与神话符号的呼应
首句“道说芳菲秋月尽”以常规认知起笔,强调秋深花事的终结,为后文埋下伏笔。次句“韶山冲里有花开”陡然转折,以地理特指(韶山)打破时空规律,赋予桃花超自然的象征意义。后两句进一步以“润之福泽”“女夷红雨”构建神话叙事——桃花雅称“红雨”与司春之神“女夷”本属春日意象,此处却与伟人故里关联,将自然现象升华为受人文力量感召的祥瑞。这种意象重组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典雅,又注入了现代政治文化的隐喻维度。
二、情感内核:乡土情结与历史追怀的交织
诗中“韶山冲”“故乡愿”等语,将桃花开放与特定地域、历史人物紧密联系。作者借“润之福泽”一词,既表达对领袖的敬仰,又以“福泽”暗合民间“德被草木”的朴素观念,使自然奇观转化为情感载体。末句“特遣女夷”更以拟神笔法,将桃花绽放解释为天意与人愿的共鸣,既是对伟人功绩的礼赞,亦隐含着对精神传承不灭的期许。
三、文化张力:古典诗语与当代主题的契合
全诗严守七绝格律,承转有序,注中“红雨”“女夷”等典故的运用彰显古典修养。然而题材却聚焦现当代人物,形成传统形式与现代精神的对话。这种创作实践印证了旧体诗在表现新时代主题时的生命力——通过神话修辞将政治符号诗意化,既避免直白颂扬的窠臼,又延续了“托物言志”的诗歌传统。
结束语
此诗可贵处在于以“奇遇”为表,以“人文”为里,在桃花的自然属性外叠加了地域、历史、神话三重意象。若论可斟酌处,则后两句的表述稍显直露,或可更含蓄地处理“福泽”与“神遣”之语。然整体而言,不失为一首将个人敬仰、地域情怀与古典诗意成功融合的七绝佳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