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应返璞归真

2025-10-10 18:43 阅读
吴炜枫

诗歌应返璞归真
    文/炜枫
这个时代,诗歌患上了某种富贵的病症。它栖身在精装的诗集里,流转于学院的讲坛上,有时更像一件精心打磨的饰物,闪烁着智识的冷光,却唯独缺少了触及灵魂的体温。我们见多了语言的奇观:意象如烟火般密集迸发,隐喻如迷宫般层层嵌套,修辞的技艺已臻于化境。然而,在这片繁盛之下,一种深刻的贫瘠却在蔓延——诗歌似乎忘记了如何与大地连接,如何与心跳共振。它变得越来越像一场内行的游戏,而越来越少地作为生命本身质朴的呼吸。

这或许是一切艺术在高度自觉后必经的迷途。当技巧的自觉压倒表达的冲动,当形式的探险遮蔽了内心的真实,诗歌便从“存在之家”沦为了语言的实验室。我们忆起南北朝的骈文,何尝不是锦绣满眼,宫商协畅,却终因“文胜质”而显得疲弱空洞。哲人海德格尔曾警示技术的“座架”本质,这种批判的锋芒同样指向被技术化处理的诗歌语言:当词语不再是为了“言说”,而是为了被展示、被操作时,诗歌最本初的惊异与感动便消散了。它成了一座用璀璨辞藻砌成的巴别塔,高耸入云,却因失去了与人类普遍情感相通的地基而摇摇欲坠。

于是,“返璞归真”的呼唤,绝非怀旧的叹息,更非意味着倒退至粗陋。它是一次精神的溯源,一场向着诗歌生命原乡的艰苦跋涉。那“璞”,是语言被创造出来时,与万物初次照面的那份新鲜与颤栗;那“真”,是灵魂去除一切矫饰后,与世界赤裸相对的坦诚与深邃。这并非摒弃技巧,而是追求一种“大巧若朴”的境界,是绚烂至极而后归于的平淡,这平淡,内里蕴含着无法言说的丰饶。

让我们回到源头。在文明的原初,诗歌与劳动、与祭祀、与爱情、与哀悼浑然一体。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的短歌,是狩猎动作的节奏,是生命力量的直接喷薄。《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吟唱,起于眼前景物,发于心中情愫,物我之间存在着一种未曾分裂的和谐。那是一种维柯所言的“诗性智慧”,是人类以身心整体去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庄周梦蝶,物我两忘,这种浑然的天真,正是诗歌最深邃的源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不朽的魅力,不在于刻画了怎样的景致,而在于那个“悠然”的瞬间所敞开的、与宇宙自然默然契合的生命境界,所以他只能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真正的诗,往往诞生于这“忘言”之处。

由此我们方能理解,何以李太白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成为千年不易的审美理想。他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字寻常,却如月光般浸润了一代代游子的心灵。杜工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力量也绝非来自修辞,而是源于那悲悯的洞察与直面现实的勇气,这是一种沉郁顿挫的“真”。在西方,荷尔德林在神灵离席的暗夜,追问“诗人何为?”他所渴望的“诗意地栖居”,核心正是人与存在之本真重建联系。里尔克在《哀歌》中穿越恐惧,咏叹“因为美无异于我们刚好还能承受的恐怖的开端”,这种对生命整体性的深邃探求,同样是一种至高的“真”。

在当下这个被速度、信息和碎片填满的时代,诗歌的“返璞归真”更显出其紧迫的救赎意味。现代人在物质的丛林中奔走,精神却往往无枝可依。诗歌,恰可以成为一剂解毒良方。它要求诗人从自我的小宇宙中走出来,重新将目光投向那些基本而永恒的事物:一朵花的开落,一次离别的不舍,对时间的敬畏,对死亡的沉思,对公正的渴望。它不必回避时代的纷繁复杂,但应以一种更本质、更贴近生命脉搏的方式去言说。正如诗人沃伦所领悟的,“宇宙的真谛是泥土”,诗歌需要这种接地气的质朴,才能承载起生命的重量。

归真,亦是语言的净化。它追求的是“极简”之后的“丰饶”,一如中国画中的留白,以有限的言辞,开辟出无限的意蕴。它要警惕语言的通货膨胀,锤炼出如玉石般温润、如金石般铿锵的质感。特朗斯特罗姆写下“醒来,是一次从梦中跳伞,穿过自我的黑暗”,其比喻何其新奇,语言又何其凝练,每个词都饱含张力。这是一种高度自觉之后的“朴”,是千锤百炼获得的简洁。

最终,诗歌的返璞归真,是为了重建一种珍贵的对话——不是独白,而是与每一个灵魂的默默交谈。真正的诗,能让我们在奔忙的途中骤然驻足,重新“看见”那被忽略的月光,重新“感受”那被遗忘的疼痛,重新“思考”为何而生、为何而活的古老命题。它守护的,是人类最原初的感动与最恒久的理性,是我们在虚无的暗夜里,用以确认自身存在的那一点微光。

当诗歌洗尽铅华,当语言重新变得澄明,足以映照出存在的本相时,它便再次成了我们灵魂的母语。它不再高踞于庙堂之上,而是回荡在每一个朴素生命的呼吸里。在那返璞归真的诗行中,我们将与最真实的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温暖地重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