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不只想“红”,更想“留”住你
122万人齐聚赣江两岸共赏烟花、地铁客流强度冲上全国第一、各大景区博物馆人潮涌动……一连串硬核数据,不仅见证了南昌的流量爆棚,更折射出一座城市从“网红”向“长红”的自信转型。南昌不只想“红”,更想“留”住你——她正以文旅融合、会展经济和城市品质为抓手,将短暂“流量”转化为长久“留量”,书写长效发展的生动篇章。
焰火盛宴引爆流量,夜空绘就城市记忆
10月1日晚8时,“盛世华彩 豫章欢歌”2025年南昌国庆烟花晚会在赣江之上震撼上演。这场视觉盛宴堪称南昌文旅的“流量引爆器”:5000架无人机在夜空编织出流光溢彩的长卷,1300米江面烟花阵列璀璨绽放,交织成一幅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壮丽画卷。活动吸引了122万市民游客现场观看,创下南昌大型活动人气新纪录。

赣江两岸,人潮如织。烟花绽放的瞬间,不仅照亮了夜空,更点亮了南昌的城市魅力。许多游客感慨:“这不只是一场烟火秀,更是南昌对英雄城历史的致敬。”这场活动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南昌文旅IP的集体亮相——它将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游客在惊叹中记住这座城市。
但流量如何变“留量”?南昌的答案在于“记忆植入”。无人机秀不只炫技,更融入了鲜明的南昌元素:从滕王阁剪影到八一起义场景再现,夜空叙事让游客在娱乐中认知城市历史。活动后,“南昌烟花”话题在社交媒体阅读量超5亿,转化为显著的二次传播效应。不少游客表示:“看完烟花,我决定多留一天,逛逛周边古迹。”这正是南昌不只想“红”,更想“留”住你的生动体现——从感官刺激走向情感连接。
交通脉搏强劲跳动,高效服务留住脚步
“双节”期间,南昌交通系统多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宛如城市的“活力脉搏”强劲跳动。南昌地铁累计运送乘客1504.48万人次,日均客运量约188.06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客运量达269.9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客流强度位列全国第一。

公交系统安全运送乘客86万人次,发放班次8.9万班。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2.26万人次,同比增长8.58%。南昌铁路在江西范围内发送旅客6697.5万人次。这些数据直观反映了南昌交通动脉如何高效承接人流高峰。
地铁加密班次、公交延时服务、机场航班增开……南昌的交通体系像一张精密网络,织就了城市的便捷与从容。
流量高峰考验城市韧性,南昌用智能治理变“过路客”为“回头客”。通过大数据预测客流,地铁APP推送个性化路线,公交站点增设多语种导览,甚至在高峰期提供免费接驳服务。这些细节不仅化解了拥堵,更提升了游客体验。这也正是南昌不只想“红”,更想“留”住你的具体实践。
文旅生态深度耕耘,全域体验铸就长效留量
烟花晚会只是南昌黄金周的冰山一角,各大文旅场馆同样人气爆棚,文旅深度融合让全域旅游从流量驱动转向留量生态。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举办“天下万寿宫”潮庆盛典,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流连。这里将传统民俗与潮流元素巧妙结合,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古豫章,品味南昌的烟火气。
滕王阁旅游区总计接待游客99.40万人次,核心景区接待人次同比增长7.03%。这座千年古阁不仅实行免票扩容,还推出夜游项目,让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在现代灯光中重现。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30.62万人次成为江西省最受欢迎的博物馆。这里不仅是考古圣地,更是活化的历史课堂,游客可通过VR技术“重返”两千年前的侯国生活。

南昌的文旅供给正向多元化、品质化转型。传统景点不再是走马观花之地,而是深度体验的产品矩阵。这正是南昌不只想“红”,更想“留”住你的系统布局。
“长红”新篇:南昌的留量时代
当其他城市还在追逐流量时,南昌已经开始经营人心;当别人还在打造网红景点时,南昌已在构建文旅生态。
经过几年来的流量沉淀,南昌已走过靠单一爆款“红起来”的上半场,正进入靠系统运营“火下去”的下半场。从万寿宫的沉浸式潮玩,到省博物馆的延时开放,再到滕王阁的免票扩容,南昌用硬核产品留住人;从无人机的夜空绘卷,到客流强度全国第一的地铁,南昌用品牌升维打动人;从百万人级活动的高效组织,到公交地铁的加密延时,南昌用城市品质温暖人。
数据会说话,但比数据更有说服力的,是南昌对品质的坚守、对创新的执着、对每位到访者的真诚。这,就是南昌“流量变留量”的密码,这就是为什么说:南昌不只想“红”,更想“留”住你。
今年,留个机会,来英雄城一趟吧!在这里,你将发现一座不只“红”起来,更能“火”下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