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锅,为何如此滚烫?

2025-11-08 17:20 阅读
观潮君

近日,一则寻找“用了二三十年都不坏的炒锅”的视频走红网络,引发热议。不少网民被其过硬的质量所吸引,发声求购,更有网民称其为“传家锅”。经核实,这口“传家锅”产自瑞安市莘塍富强不锈钢制品厂,但该产品已停产十多年。十天时间,政府“接锅”、企业“开锅”、媒体“护锅”,一场全民“背锅”行动,让浙江瑞安这口“传家锅”滚烫出圈。

这口锅,击中的是当代人对“品质”的集体渴望。市场琳琅满目,产品迭代飞快,但耐用的“好物”却成了稀缺品。网友拎着三十年前的旧锅寻找厂家,是对“工匠精神”的最高礼赞。瑞安傅氏父子,当年一锤一锤敲打,一天只做五六口锅。手工成型,千次锤炼,不求速成,但求扎实。但它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品质认证”。

无独有偶,千里之外的江西进贤,也有这样一个故事。四十多年前,一群农民靠着“一人带全家,一家带多家”,把注射器、输液器卖遍全国,让“一根针”长成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年交易额近3000亿元。但低门槛、同质化一度困住脚步。进贤的突围,靠的是“智改数转”:医院出题,高校解题,企业答题,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研发直面临床需求;“北京研发—进贤转化”双城联动打破创新壁垒;从低值耗材到高值耗材,近三年新增注册产品229个,高端品类占比超六成。一根针,不再只是针,而是迈向“中国医疗器械之乡”的坚实脚印。

“传家锅”和“一根针”,一南一北,却照见同一逻辑:守的是品质底线,破的是创新天花板。瑞安锅,三十年如一日,靠的是手工捶打的耐心、用料的选择;进贤针,四十年磨一剑,靠的是技术升级、模式迭代。

流量褪去后,什么是真正的“传家宝”?

“传家锅”走红后,仿冒品三天卖出5000多单;进贤针也曾陷入低价竞争。但真正让它们立足的,不是流量,是“两硬”:品质过硬,锅用304不锈钢,专攻高端医疗器械;内核过硬,政府不越位、不缺位,企业不浮躁、不盲从。

我们呼唤“传家锅”,是在呼唤产品背后的诚意;

我们点赞“一根针”,是在点赞产业升级的锐气。

无论是一口锅、一根针,还是一件衣、一杯茶,真正的“传家宝”,它需要匠心的坚守,也需要创新的勇气;需要市场的认可,更需要时间的淬炼。

当流量潮水退去,唯有那些经年不锈的品质、那些扎根泥土的创新,才能让“中国制造”四个字,真正成为一代代人心中不灭的灯。

未来,期待更多老品牌、老技艺,能在新时代找到“复活”的密码。不靠悲情怀旧,而靠硬核品质;不靠一时流量,而靠长久信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