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冬韵

2025-11-09 07:27 阅读
好德

  

      七绝  冬韵
      文/邓昭泉

    寒敲梧桐霜叶雨,
    冷书荻絮动香风。
    梦花也蕴春前景,
    天地秋冬建业功。

诗评:《七绝·冬韵》一诗以冬景为媒,托物言志,展现了冬日的清冷与内蕴的生机。以下从意象运用、意境营造、哲理表达三个方面进行简评:
一、意象择取,冷暖相生
首句“寒敲梧桐霜叶雨”,以“敲”字拟人化寒风,赋予自然力量主动性,梧桐叶落如雨,凝霜覆叶,视觉与触觉交织,寒意透纸。次句“冷书荻絮动香风”,“书”字巧妙串联“冷”与“香风”,荻花飞絮在凛风中竟暗送幽香,冷寂中见温存,形成张力。两句由“寒”至“冷”,由“雨”至“风”,意象层层递进,勾勒出冬日的萧瑟与灵动。
二、意境转换,时空交融
前两句写实景,后两句转虚境:“梦花也蕴春前景”,以“梦花”虚拟冬日潜藏的生机,暗喻希望与轮回;“天地秋冬建业功”,将视野拓展至宇宙时空,点明秋冬的肃杀实为天地“建业”之基——万物敛藏方能蓄力待发。从眼前风雪到天地功业,意境由微至宏,深化了冬韵的哲学内涵。
三、隐喻哲理,自然之道
诗人以“冬韵”为题,不止于描摹物象,更重在揭示自然法则:秋冬的凋零非终结,而是生命循环中不可或缺的奠基。结句“建业功”一语双关,既赞天地化育之德,亦暗含人世建功之志,将自然季节与人类精神相映衬,赋予传统冬题材以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
整体评析:
此诗精炼而意丰,语言凝练却张力十足。前联冷峻中见细腻,后联超迈中藏热忱,承转自然。略可斟酌处在于“动香风”与“梦花”的衔接稍显跳跃,然瑕不掩瑜,整体仍是一首咏冬佳作,既得古典绝句的含蓄韵致,又透出现代人对生命周期的深刻领悟。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