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月亮

2023-01-05 18:14 阅读
钟鱼



文/曾树保

打小起就钟爱有月亮的晚上。特别是月圆之夜,皓月当空,乳白色的月光倾泻下来,像牛乳,像晨雾,像明晃晃的太阳罩了层轻纱,阻挡了燥热,过滤掉强光,一下子变得温柔而又澄静。白天被拉长了,黑暗被赶跑,让儿时的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玩耍,肆无忌惮地奔跑。我们都是月亮的孩子,玩累了,就枕着慈祥的月光入眠,感受他整夜的轻抚,即使在梦里,也会露出得意的笑容。这是月亮公公赐给孩子们的幸福时光。对月亮的偏爱似乎是与生俱来,从小就深入骨髓,与日俱增。

特别是每年的中秋佳节,对月亮的感情会更进一步。明月高悬之际,母亲总会庄重地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拉着我对着月亮虔诚地跪拜, 冀望月亮公公保佑一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月宫里一定住着神仙,他法力无边,宠爱万物,有一颗菩萨心肠,他会保佑每一个善良的人,我固执地认为。

可是月亮也有违诺的时候。

记得母亲出事的那年,那个月满中秋的佳节,却成为我人生中最黯淡无光的时刻和最苦涩的回忆。

月亮依旧皎洁,庆祝节日的爆竹此起彼伏,响个不停,于我却十分刺耳。锣鼓喧天炮仗齐鸣红红火火的烧塔活动正在进行,不断腾起的火焰映红了半个天空。从小到大都十分热爱参与这项活动的我此刻却无动于衷,不要说参与,连去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刚刚费心地做了几道母亲平时爱吃的菜,才喂了几口,她就不想吃了。月亮升上来了,瘫痪许久的母亲说想看看月亮,我和父亲赶忙把她抬进了院子,推着她来来回回地打圈。月光冷冷地照了进来, 洒下一地银霜, 寂静的院子陡增了几分寒意。母亲斜靠在轮椅上,神情呆滞,蓬松的头发十分凌乱,无助的眼神已彻底失去了光彩, 甚至写满了绝望。深深凹陷下去的脸庞挂着两行泪痕,清晰可见,母亲早已抬不起手去擦拭。母亲的状态深深地刺痛着我,如坠深渊,无力又无助,眼前是一片不见天日的灰暗。我想起前些天母亲对经常来看望她的老姨(和母亲同一个村庄嫁过来的,大母亲十几岁,就住在我家大门前)说的话:“姐姐,我想走了,我真的想走了……”一旁的我听了心如刀绞,抹泪不止。

我明白当时的母亲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头部以下没有知觉,不能动弹,哪怕是稍微动一动手指;吃喝靠喂,需要二个人把她扶起来,坐在轮椅上,才能进食;排泄功能丧失,身下插着一根长长的导尿管,大便靠每隔二三天吃一次的泄药通排;背上的褥疮越来越大,让我不忍直视。她觉得自己活着毫无尊严,心如死灰,而医生也无能为力。在这之前,母亲是多么的要强和勤快呀!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她勤俭持家,含辛菇苦;她做什么都风风火火,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她笃信佛教,每逢初一、十五,必定早早装好斋饭,恭恭敬敬地祭拜各路神仙菩萨。可到头来神灵终究没有保护她。至今我都对那些所谓的神仙菩萨耿耿于怀,他们要么老眼昏花,要么就是招摇撞骗,母亲这么本分老实的一个人,却遭此劫难不得善终,好人得不到好报,命运何其不公。即便如此,我知道母亲心里还是有许许多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她担心跟她吵了一辈子架的父亲晚景凄凉,担心独自漂在广州还没成家没买房子的弟弟,担心只生了一个女娃的大姐,也担心行事鲁莽爱喝酒又不经劝的我。她还放不下耕种了几十年的几亩薄田会不会就此而荒芜 ;土沙的高粱、花生收回家没有,那可是她亲手种下的;高古垴上的菜园是不是又长满了蒿草,辣椒还可以去采摘几回;有时还问起她时常留在家吃饭的小珠娘的近况;二伯家那条老黄狗又有几天没有见到了。这些焦头烂额的事情初始她还一直念念不忘,渐渐地她也漠不关心了。

大门外两棵高大的梧桐树影婆娑,在悲凉的秋风中左右摇晃,沙沙地唱着悲歌。”起风了,”母亲喃喃自语,一会儿又说冷,我们又急忙把她抬进了屋子。在我看来,此时的月亮一点也不可爱,活像一头张开了血盆大口的怪兽,面目狰狞,不但吞噬了母亲和我,连我家的院子,房子,还有那两棵瑟瑟发抖的梧桐,也一并被它吞噬了。

从那以后,我对月亮有了新的看法,一种更为复杂—爱恨交织的情感在替代。一方面我们享受月亮的光芒和无私,享受它带给人间的温婉与安宁;另一方面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它普照不到的角落,那里阴暗无比,那里荒草丛生。花好月圆不一定全是良辰美景,也包含人间悲苦,就像月有阴睛圆缺,悲欣交集才是生活的常态和本来面目。无边的月色下,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欢喜有人忧。

另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同样令我记忆深刻。

我疲倦地靠坐在一列疾驰的火车上。正值子夜时分,车厢里的旅客大都东倒西歪,进入了梦乡。我也昏昏欲睡。似睡非睡之间,总感觉窗外有人在轻声呼唤,不由的扭头望向车窗外,一轮淡黄色的圆月低垂夜空,正无限深情地凝望着我,一步不落地跟随着我,跟随着飞驰的火车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我心疼月亮, 难道她就这样倔强地追着我跑了一整夜? 由于隔着层窗户, 或者是风尘仆仆的缘故,她看上去没有那么精神抖擞,没有那么光彩夺目,反而有些昏黄,有些暗淡,有些疲惫,无法清晰地照亮匆匆后退的山石、灌木和丛林。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我才是她一路追随守望的焦点。

我的心咯噔一下,世上有谁会如此牵挂一个远行的游子,牵挂一个颠沛流离的行人?唯有母亲,也只有自己的母亲,才会这般牵肠挂肚,始终如一地捧你在心尖。透过窗外,我仿佛看到母亲一脸关切的表情, 熟悉的面庞似乎触手可及。可我猛然惊醒,母亲不久前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这一刻,我的心在抽搐,在痉挛,在滴血,刹那间泪如雨下,不能自已,又害怕旁人异样的目光投来,只好把头深埋下去,伏在案桌上痛 哭。我为永远失去了母亲而痛哭,我为未能照顾好母亲而痛哭,我更为那些逝去的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而痛哭。浮于苍穹的月亮,你能听到我愧疚的哭声吗?作为母亲的化身,她正以另一种方式,变幻成另一种姿容,在千里万里,在遥远的天河,紧紧地把我眺望和惦念,润湿了我干涸的心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多少时光掠过,在火车上和母亲重逢的神奇而又温馨的一幕,作为永不磨灭弥足珍贵的美好瞬间永存心底,让我反复咀嚼,不时回味,倍感温暖,以致于经常使我产生一种错觉:母亲并未离去,她还在我身边,仍然在默默地关注着我。

月亮从此成了我的亲人。

漫步月光之下,我仿佛被爱包裹,每一寸清幽的亮光都是母亲的牵挂,每一缕吹来的凉风都是母亲的爱抚, 每一片拂过月亮的云朵都是她的忧伤。我和月亮心意相通,水乳交融,或许只有我们彼此,才能读懂深藏在视线里的诉说,那是一种超越时空和生死的灵魂交流,也是一条情感奔腾的汹涌江河。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轮明月。而我,甘愿做月亮身边的一颗小星星。看那一眨一眨的微光,是我正陪着她在说说话、聊聊天,这样的话,至少月亮不再孤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