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诗话】(二)山茶:不是寻常儿女花 文/宋元鸰

2023-01-18 17:50 阅读
宋一叶

 

“再见吧!妈妈,

看山茶含苞欲放,

怎能让豺狼践踏。

假如我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你会看到盛开的茶花;

假如我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你会看到美丽的茶花。

啊,啊,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

1979年初春,这首由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唱响的《再见吧,妈妈》,曾让多少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喜爱山茶花,也许是一种情感寄托,我非常留恋部队当兵时那段难以忘怀的生涯。每当听到这首歌,就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那些大义凛然浴血奋战的英勇将士。他们不就是为祖国母亲舍生忘死、遮风挡雨,永开不败的山茶花吗?!

《本草纲目》说:“山茶花其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名。”古名海石榴,别名玉茗花、曼陀罗、耐冬、薮春、山椿、洋茶等,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小乔木或灌木。因其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与杜鹃花、仙客来、石蜡红、吊钟海棠,并称为“盆花五姐妹”。

 

早在隋唐时,我国就已栽培山茶。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更盛。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描写当时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况;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等,都对山茶花有详细的记述。到七世纪,山茶首传日本,到十七世纪遍传朝鲜及欧美各国,一跃成为世界名花。

据说,1979年1月中美建交,邓小平同志访美,白宫为之举行盛大国宴。国宴桌中央摆放的装饰品,就是来自卡特家乡佐治亚洲的1500枝粉红色、红色和白色的山茶花。白宫有关人士说:“选用山茶花是特别合适的,因为这种花是公元前2737年首先在中国发现的。”足见,中国是山茶花的故乡。

 

山茶花之名,是由德国一位植物学家所取。其花语为可爱、谦让、理想的爱、谨慎和了不起的魅力。红色的山茶花,天生丽质,鲜艳热烈;白色的山茶花,纯真无邪,象征爱情。在我国滇南一带,往往把茶花作为馈赠的礼物,甚至当作女儿的嫁妆;加拿大的宴会,喜欢在黑燕尾服胸前缀上一朵白茶花,以显示客人的绅士风度与高贵身份。

 

由于山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多少年来,其魅力是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所讴歌的意象。宋代陆游诗赞山茶:“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他还在多首诗中歌颂茶花自冬及春虽经霜雪风雨,仍能顽强地开花不已的高贵品质,写道:“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山茶花》文中有“劲意似松柏”句;苏轼称茶花为“岁寒姿”,并说茶花是花深少态,能长共松杉斗岁寒;杨万里颂茶花是“岁寒不受雪霜侵”;王十朋的《山茶》曰:“道人赠我岁寒种,不是寻常儿女花。”印度诗人泰戈尔和我国文豪郭沫若都分别写过《山茶花》的名篇佳作;现代散文家杨朔写过《茶花赋》,席慕容也写过《白色山茶花》,等等。

 

几年前,正值山茶花绽放时,我去了一趟云南。在所有的花都枯萎凋零的冬季里,山是雪白,树是苍绿,花是多姿多彩,煞是好看,令人倍觉格外温暖而顿生盎然春意。多样的花型,有单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宝珠型、曲瓣型、五星型、六角型、松壳瓣型、绣球型、荷花型等;从花色看,有“猩红点点雪中葩”的大红山茶,有“别有轻红晕脸霞”的粉红山茶,有“秀色未饶三谷雪”的白山茶,还有紫色的及红白相间的复色山茶,皆艳丽秀美。

 

在云南会城的沐氏西园,我还有幸观赏到了一株高耸数丈,至少有四、五百年寿龄的茶树,那无数姹紫嫣红的茶花,好似烘云托月一般,簇拥着一座名为“簇绵”的楼阁,难怪古人会写下“十丈锦屏开绿野,两行红粉拥朱楼”的佳句。

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玉峰寺内,相传有一棵明朝成化年间栽种的山茶树,至今已500多年,万朵山茶花竞相怒放时,可谓“一望若火齐云绵、烁日蒸霞”。 导游饶有兴趣地介绍,当年还有两棵山茶树,栽在同一个花坑里,后来竟然两棵联为一体,开的花像是“狮子头”,九心十八瓣,有碗口那样大。那次,我虽无缘亲眼所见,实属遗憾,但我宁愿相信,云南的山茶是最多也是最美的。

 

不知怎的,我的脑海里,总是不由跳出明人李东阳赞美云南山茶的诗句:“古来花事推南滇,曼陀罗树尢奇妍。拔地孤根耸十丈,威仪特整东风前。玛瑙攒成亿万朵,宝花烂漫烘晴天。”

——(选自图书《岁月当歌》,宋元翎著,2012年7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上传失败,请点击重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