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学子姚西村支教:游戏乐童年 防溺知识筑牢安全防线
2025年7月6日,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走进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开展“游戏互动+防溺科普”双线支教活动。实践队以趣味游戏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同时通过专业宣讲强化防溺水安全意识,用青春行动为乡村孩童筑起夏日安全屏障。
趣味游戏板块:在欢笑中点亮童年时光
上午9点半,姚西村文化活动中心传来阵阵欢笑声,实践队精心设计的“暑期欢乐游戏会”正式开始。“抢凳子”游戏中,20余名孩子围着凳子小跑,当音乐停止时迅速抢占座位,未抢到凳子的小朋友需表演一个小节目。其中一名小朋友因动作稍慢,现场背诵了一首古诗,惹得全场掌声不断。

“叠报纸知识问答”则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分成五组,实践队成员通过向小朋友们进行提问使小朋友完成答题。“向日葵为什么会跟着太阳转?”“因为植物有向光性!”小朋友们快速答对问题,为小组赢得积分。实践队特意将农业小知识融入游戏,如“水稻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让孩子在互动中了解乡村产业。孩子们或蹙眉思考、或欢呼庆祝,在跑动中自然形成协作小组。
防溺科普板块:专业宣讲构建安全防护网
考虑到姚西村周边水域密集,实践队将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单独开展。队员们播放自制动画视频,通过“小明的游泳冒险”故事,直观呈现“擅自下水”“遇溺盲目施救”等危险场景。当看到动画中“小朋友手拉手救人反被拖入水中”的画面时,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有孩子忍不住小声提醒:“不能这样做!”实践队还向每位儿童发放了自制的《防溺水安全手册》,手册中包含危险水域分布图、求救电话速记口诀等实用内容。

情景问答环节中,队员设置“发现同伴落水”的模拟场景,孩子们争相举手:“先喊大人!”“打110报警!”“用石头砸水面引起注意!”部分孩子还结合动画情节补充:“不能去深水区找人!”清晰的回答获实践队点赞,答对者获赠印有“防溺六不”原则的卡通贴纸。
实践队在活动设计中注重“娱乐”与“教育”的独立分层。游戏板块结束后,队员们引导孩子整理情绪,通过“安全小剧场”过渡到防溺科普。“刚才玩游戏时大家跑得很开心,但在水边能这样跑吗?”队员的提问引发孩子思考,随后自然引入“岸边湿滑易摔倒”的安全知识。
活动尾声,实践队向每位孩子发放“双线活动手册”:游戏板块记录着孩子的积分与笑脸贴纸,防溺板块则以漫画形式呈现救援步骤。手册扉页印有队员手写提示:“和爸爸妈妈一起复习防溺知识哦!”队员们还与孩子约定“安全小任务”——用橡皮泥捏制救生衣、向家人演示正确的呼救姿势。
青春实践:以双线模式赋能乡村教育
据实践队队长说“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绽放笑容,又能严肃对待防溺知识时,我们真切感受到实践的价值。”此次活动不仅为姚西村儿童带来欢乐与安全知识,更展现了农大学子服务乡村的创新实践。正如实践队在总结中所说:“用游戏温暖童年,以知识守护生命,这是青年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双重注脚。”
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平台,更是受教育、长才干的契机。队员们在支教中践行教育担当,在科普中传递安全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通讯员 于鸿睿 王家伟 李祖祥 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