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江西最大的三线项目集聚地,如今成文化新地标

2024-10-21 04:43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10月的赣西大地,秋风飒飒,层林尽染。此时,位于吉安市安福县彭坊乡的“三线”记忆小镇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职工研学团队。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次“寻根”之旅。

  原来,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脱胎于一家三线军工厂——江西钢丝厂(国营9394厂)。60年前,在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大潮中,江西钢丝厂应势筹建,扎根于彭坊的陈山沟。先后入驻的还有江西连胜机械厂、江西锻压厂、江西量具厂、江西立新机修厂及江西104后方医院,彭坊成为江西最大的三线项目集聚地。改革开放后,“三线”军工厂及后方医院陆续走出大山闯市场,留下大量旧址及附属设施建筑,见证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肖立宇、曾风/文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邬强/图

彭坊“三线建设”文化展示馆

彭坊三线厂旧址

  扎进深山 创下江西三线建设之“最”

  彭坊乡位于安福县西南边陲,三面群山环抱,陈山河蜿蜒而下,两岸茂林修竹,森林覆盖率达83%以上,有“百里陈山沟”之称。

  正是这片广袤的山林,孕育了安福县首个苏维埃乡政府,建成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等后勤保障设施,有力支援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动员下,以加强国防建设为中心的“三线建设”在中国中西部13个省份拉开帷幕。其中,吉安地区被选定为江西省地方军事工业建设的主要基地。

  “百里陈山沟”再迎时代重任。

  自1965年下半年起,从上海、南昌等中心城市内迁的5个三线军工厂,以及江西104后方医院先后进驻安福县彭坊乡。它们分别是江西连胜机械厂(国营9396厂)、江西钢丝厂(国营9394厂)、江西锻压厂(国营9339厂)、江西量具厂(国营9469厂)、江西立新机修厂(国营9349厂),主要任务是生产团以下部队使用的轻型武器和弹药。

  层林掩映间,全省最大的三线项目集聚地在彭坊乡建成,一场恢宏的三线建设悄然开始……

  芳华绽放 青春坚守在大山中

  一声“好人好马上三线”,陈山沟的深沟幽谷,迎来万千青年才俊。

  他们放弃了城市的优越条件,毅然扎进大山深处,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把青春和血汗洒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毕业于江西农学院(今为江西农业大学)的黄演珉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70年,26岁的黄演珉被分配至江西钢丝厂,进入九连(车间)当技术工人。在那个年代,大学生无疑是极为珍贵的,而在彭坊乡,包括黄演珉在内的100名大学生被一次性分入了各大三线厂,投身三线建设。

  黄演珉老人今年已经80岁,但回忆起刚进厂的情景,依旧是历历在目。“车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山沟开进去,路是沙子路,出了主干道后,还要开一二十公里,才能看到厂房和人影。”

  原来,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5家三线厂均沿山沟布设生产线,生产车间则建在大山腹部的山洞里。这就意味着,建设者们需要开山放炮、挖沟排水,再筑上几米高的护墙。然而,工程设备短缺,加之山区环境险恶,极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以及对三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设者们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一锹一镐挖山填沟,一砖一瓦砌墙搭房,靠手拉肩扛在深山幽谷中建起了一幢幢防爆工房、一排排生活住房、几百米高的水塔及电视差转塔等生产生活设施,在荒山中创造了工业建设的奇迹。

  鼎盛时期,彭坊乡聚集了近2万名“三线”职工及家属,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图书馆、影剧院、医院、子弟学校等一应俱全,宛如一个“小社会”。

  从无到有 这些名字闪耀历史

  新型70式机枪、74式机枪、56-1式班用轻机枪、飞鱼牌自行车……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在彭坊的大山横空出世,其背后,是老三线厂道阻且长、拼搏不息的技术攻坚。

  建厂初期,技术短板、原料短缺、交通不便,是5家三线厂面临的普遍问题。最早时,生产机枪的江西连胜机械厂甚至对军工生产技术一窍不通。

  缺技术,就去学;没材料,想土办法解决。

  江西连胜机械厂迅速组织48名技术骨干到对口厂进行学习。靠着工人们细致耐心的观摩学习、没日没夜的刻苦钻研,企业很快就掌握了一套军品制造技术,试生产一次性成功。接下来,技术难关被连连突破:13天制成70式新机枪、改进的74式新枪在五大军区试用受到好评、56-1式班用轻机枪获评“部优产品”,新老产品双双得魁。1978年,江西首个本土自行车品牌——飞鱼牌自行车在江西连胜机械厂诞生,为企业再添佳绩。

  江西钢丝厂主产导火索,在缺乏现代化烘干设施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导火索棉线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研究,厂里决定搭土炕,把炕烧热了再烘线,至于涂料、沥青、硫磺等原材料,则上山就地取材。

  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毅力,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穿越山林,搜集了多种木材样本,经过无数次实验与调整,最终确定用当地的冬瓜木替代传统使用的杨柳木用于木炭制作,成功解决了导火索棉线的烘干难题。这一创新不仅是江西钢丝厂的首项发明,更在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

  各奔东西 跳出山沟找出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春风席卷中国大地。广大三线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防工业普遍下马转产民品。

  偏僻的陈山沟,已不再适应企业接轨市场的需求。引厂出山,势在必行。

  率先行动的是江西锻压厂,1976年从安福县搬迁至分宜县。

  1979年,江西连胜机械厂迁至上饶市弋阳县肥塘岗,生产重心转向自行车产业,飞鱼牌自行车名声大振。

  作为国防工业配套企业,江西立新机修厂、江西量具厂则选择与其他厂合并,前者于1981年与江西长征机器厂合并,搬迁至南昌市石岗镇;后者于1986年与江西量具刃具厂合并迁至南昌市罗家集。

  江西钢丝厂同样面临着“军转民”的阵痛。该厂积极开拓副业以应对困境,推出电度表、沙发、烟花等“接地气”的产品。但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方便职工生活,工厂最终还是决定跳出山沟。彼时,新余市以其钢铁产业和便捷的交通吸引了江西钢丝厂的目光。

  1984年,在国家国防科工委的批准下,江西钢丝厂开始了搬迁工作,并于1990年2月全部搬至新余市渝水区岭泉村虎头山。同年4月,江西104后方医院随江西钢丝厂搬迁至新余。

搬迁到新余的江西钢丝厂

  进军“蓝海” 从地面引爆到向天放炮

  1984年,江西钢丝厂开启了“迁徙”之路。这场大搬迁持续六年。同步进行的,是另一场技术上的迁徙。

  江西钢丝厂退休干部、年过八旬的谢剑平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10月11日,老人向记者讲述了那段艰辛却充满活力的岁月。

  当时,企业直面市场经济的浪潮,陷入亏损。为求自救,“厂党委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寻找与工厂技术相近的产品,最终在北京理工大学找到了一个‘防雹增雨火箭弹’的科研项目。”谢剑平回忆说。

  考虑到该项目可填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空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江西钢丝厂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花10万元买下了这一项目,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锣密鼓的研发、测试。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江西钢丝厂从火工产业,朝着人工影响天气的“蓝海”进军。

  二次腾飞 一枚火箭弹引来“及时雨”

  在彭坊乡“三线建设”文化展示馆,陈列着一组防雹增雨火箭弹样品。透过它们,我们仿佛看到一代江西钢丝厂人曲折辗转的技术探索历程。

  谢剑平告诉记者,经过无数次的地面试验后,工厂决定在新余江口水库进行试射。不料,这次万众期待的“首秀”却出了岔子。

  据实验室数据,产品发射升空800米后,再以抛物线运行3000米,其间撒播碘化银的弹体在空中自燃并燃尽,不会对人、畜、物构成危害。可在五发试射中,火箭壳体一大截未燃尽,坠落后烧毁了6亩林地。

  严峻的事实证明,项目存在纰漏,亟须调整。这时,江西钢丝厂自主研发的“三炸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厂里决定在弹体上下功夫,结合‘三炸技术’,对运行中的壳体实行二次爆炸,在箭体撒播碘化银后进行炸毁。”谢剑平说,如此一来,残余的碎片不超过100克,缓解安全隐患。

  又是数百次的地面试验,工厂认定这项改进可行,随即在新余河下镇的一个小山坡上试射成功,无人、畜、物受到危害,现场一片欢呼。

  一枚火箭弹,引来“及时雨”,也给了江西钢丝厂二次启航的希望。

  防雹增雨产品定型后,江西钢丝厂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实行自动点火,采用多管式、车载式发射,攻克了火箭弹难以在高寒地区使用的难关。此后,产品畅销全国,成为工厂发展的一大支柱,彻底终结了我国几十年来用37高炮降雨的落后模式。

  成功挂牌 老厂孕育两家上市公司

  2002年至2007年,江西钢丝厂连续5年荣获江西省优秀企业、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单位、新余市优秀企业称号。

  2008年,为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晴空万里,江西钢丝厂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北京驱雹、赶雨,为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同年,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江西钢丝厂下设了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余国泰”)。随后,新余国泰从江西钢丝厂剥离加入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子公司。2016年11月11日,新余国泰随国泰集团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江西新余国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则在2015年6月整体更名为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余国科”)。2017年11月10日,新余国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2019年4月,新余国科正式由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接管。

  再攀高峰 “信息化”成新名片

  江西钢丝厂的辉煌仍在续写。

  如今的新余国科,军品民品两开花——军用火工品种类丰富,在产和在研产品包括300多个品种,应用领域覆盖陆、海、空、火箭等多个兵种等;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气象环境监测领域方面,在产和在研产品近100种,覆盖了气象观探测设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效果评估设备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各个环节,公司自主研发的降水现象仪、BL-1A型、BL-1B型、BL-2A型、BL-3型、BL-4型增雨防雹火箭弹均已获得中国气象局颁发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采访中,新余国科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袁有根说,目前,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定位、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已运用于传统产品的技术改进和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中。“以人工影响天气为例,人工影响天气产品信息管理平台、智能交通气象、智慧水务等一批信息化产品已成功研发并投入了应用。”

  留住记忆 旧址变文化地标

  今天,再次走进彭坊三线厂旧址,一股浓厚的工业氛围迎面而来:青砖、红墙、苏式屋梁、大礼堂、标语……老建筑修旧如旧,带着满满的年代感。在“三线建设”文化展示馆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件件工业“老物件”,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虽然工厂已经搬迁,人员也已撤离,但军工厂、医院和生活区的房子还矗立在这里,这是当年三线建设的历史见证。”彭坊乡党委书记黄铸添表示。

  据统计,彭坊现有遗留的三线建设建筑300余栋,其中保存完好的建筑超过120栋,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线”生产生活建筑群。

  为留住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三线”记忆小镇项目应时而生。黄铸添介绍称,近年来,彭坊乡整合现存的三线厂遗址,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及青少年红色研学于一体的基地。与此同时,该乡启动“三线建设”文化展示馆建设工程,征集到三线文物、资料文档、生产设备和产品等物品共计1000余件,立体呈现了厚重、鲜活、感人的“三线建设”文化。

  那些承载着“三线建设”辉煌篇章的老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新的文化地标。老一辈建设者到这里怀旧寻根,重温激情;新一代的年轻人则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截至目前,彭坊乡三线军工厂遗址已先后获评“安福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江西省工业遗产”等称号。

航拍“三线”记忆小镇

  “三线”寻根 汲取奋进力量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岁月打磨下愈发熠熠生辉,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释放着新的能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余国科已在彭坊“三线记忆小镇”设立军工文化研学基地,定期组织员工去先辈孜孜奋斗的地方“寻根”,接受三线精神的洗礼。

  10月12日,新余国科组织70余名职工来到彭坊三线记忆小镇开展研学活动,他们中不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职工们陆续参观了三线建设旧址、文化展示馆等,老三线人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事迹及其展现出的奋进力量,让年轻人们深受触动。

  现任新余国科技改办副主任的涂昱是本次活动的参与人之一,同时,她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三线子弟”。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老一辈的三线人扎根于深山,他们的下一代,在厂区出生、上学,长大后,许多人接棒父辈的事业,成为新一代“三线人”。涂昱的父母都是江西钢丝厂的老员工。1973年出生在厂区,1990年随厂搬迁,她在彭坊的大山里度过了17个年头。

  时隔34年,再次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涂昱感慨万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对过去的回忆,也见证了江西钢丝厂和‘三线建设’的辉煌。”30多年来,也正是在三线精神的鼓舞下,涂昱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企业的技术带头人,先后被省国资委、军工集团和新余国科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称号,当选为第十四届、十五届江西省党代表。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三线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攻坚克难。”涂昱说。

 

编辑:李孟玲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