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骑行营?岂能如此想走就走?

2025-08-23 20:43 阅读
北京日报

据报道,目前自行车骑行低龄化现象日益突出。不少家长带着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上路骑行,一些骑行社团还专门开设“亲子骑行营”“独立骑行营”,安全风险不可小觑。

“骑行热”方兴未艾,这个既能兜风看景,还能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增进社交的项目,吸引了不少粉丝,也逐渐向亲子圈蔓延。可事实上,户外骑行绝不是“只要会骑车就行”“兴致一来说走就走”,尤其是开放道路的长距离骑行,检查车辆、配备头盔骑行服、规划路线、关注天气等等准备工作缺一不可。更何况,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骑自行车上路,必须年满12周岁。即便有监护人陪伴,也未曾放松上述年龄要求。让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上路骑行,本质上是一种违规行为,也为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既有法律明文规定,何以低龄骑行现象仍有发生?不乏家长心存侥幸,认为孩子打小会骑车、技术很溜,或是认为有自己陪伴,或是加上某些骑行社团一通忽悠,便放松了安全要求。殊不知,开放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孩子们控制能力、反应能力等尚未成熟,很难应对突发复杂情况,即便有家长在,千钧一发之际也无能为力。更别说在国道、公路等复杂路况中长时间骑行。数据显示,未到12周岁骑行自行车,造成事故占总骑行事故的7.5%。去年8月,河北一儿童随父亲骑行被碾压致死的惨痛事件,已为儿童骑行敲响了警钟。

教训在前,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长们着实应放弃侥幸心理,绷紧安全之弦。给儿童骑行画好安全“红线”,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一则,对于违规骑行上路的孩子,相关部门要对孩子及其监护人依法教育规劝。二则,对于某些不仅不阻止儿童入队、反而开设儿童骑行夏令营的社团等,理当加大管理与处罚力度。三则,眼下社交平台上,不乏分享低龄儿童骑行的内容,“看过世界的孩子”“勇敢坚毅”等等称赞,也在无形中助长了低龄骑行的风气,对此类内容平台也要做好监督管理。相关各方行动起来,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方能让更多人重视12岁骑行红线。

享受骑行,安全第一。随着“骑行友好”成为期盼,城市也不妨堵疏并举。打造更多适合骑行的公共区域,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增加骑行公园、骑行跑道等,让大人和孩子们都有合适的地方自由骑行,方能畅享安全的骑行之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