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级劳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工作综述

2023-05-06 09:45 阅读
大江网-江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刘星

  扎根基层 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江西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江西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全国劳模、中铁工业九桥公司实验室电焊工王中美,工作20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沪通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等50多座世界一流桥梁的钢结构焊接试验和生产制造任务。用22万根焊条、16吨焊丝、10万余米焊缝、27项技术攻关、17项创新成果,逐步从电焊工学徒成长为电焊特级技师,在焊花中绽放芳华。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彧是萍乡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安源轧钢厂轧钢“技术状元”。2018年,他带领高线车间实现全年高线实物成材率跻身全国第三位。2019年,他带领棒线车间以最短时间实现达产达标。2020年,他又将棒线切换时长由最初的10小时缩减至6小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久前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的叶京毅是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赣州卷烟厂首位包装机型女技师,2018年至今,她共组织开展QC活动20次、精益课题活动16次,申请专利14项,开展“修旧利废”项目80余项,完成各类技术革新20项。

  不忘初心 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时代的先锋。他们扑在一线、满腔热忱,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践行初心使命。

  全国劳模林远泉是远泉实业集团创始人,他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共吸引带动4000余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到培育苗木中,每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3640万余元。与此同时,他还以城乡绿化、生态低碳经济等林业工程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县市5万余户农民发展林果业,每年为农户增收1.83亿元。

  2008年,省劳模欧阳怀恩从村里流转了1000余亩山地并成立公司,主要种植庐山云雾茶和花卉苗木,2014年开始发展农家乐,经过多年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如今山庄集乡村娱乐、餐饮、特色民宿、户外拓展、野炊、烧烤、垂钓于一体,解决了当地20人就业。

  树立榜样 用劳模精神引领职工奋进

  一名劳模带领一个团队,一个团队辐射一个集体,一个集体凝聚一种精神。劳模以匠人之心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上磨出成果、解决难题,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江铃集团走出来的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袁政海带出了全国先进班组——袁政海班组,打造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袁政海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先后培养出高技能人才113人,其中高级技师34人、技师40人、高级技工34人、工程师5人;荣获江铃集团科技进步奖项42项,提交合理化提案712条,创造价值超过1.7亿元。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班组长侯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自2020年以来,侯俊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主动对外输送人才参加各类型技能比赛。“我们工作室每年都会制定接触网专业核心技能阶梯培养计划和专项技能培训计划,以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打造专业核心技能精英为目标,大力开展接触网技能轮训班,实行供电专业全员针对性轮训工作。”侯俊表示,工作室自开展技能轮训班以来,共培养了1名高级技师、6名高级工、14名中级检修工。

  截至去年底,省总工会命名打造153家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荐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家。 愿景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要靠双手去创造。接下来,各级劳模将坚定不移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江西省“九大工程”和“九大战略”,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