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有所得”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2023-05-06 09:45 阅读
大江网-江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评论员 齐菲斐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劳动赞歌响彻华夏,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庆祝活动与劳模表彰大会,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尊重和关心,体现了工会组织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

  回望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甘于奉献,完成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肩负伟大使命、站在新的起点,全国人民正在奋力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每一位劳动者的汗水和辛勤劳动凝结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有所得”是个人价值融入时代发展的必然体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论劳动手段、劳动方式如何发展变迁,不论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变化,劳动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只有让个人命运融入时代发展、融入国家进步,让劳动者收获更多与社会前行相匹配的“获得感”,如更舒适的劳动环境、更实实在在的福利待遇、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更高水平的社会地位等,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劳有所得”是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求。随着00后的“出山”,新一代年轻人逐步走向社会,正在成长为成熟的劳动者,他们的教育、成长环境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都决定了他们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劳动者。“加班”“奉献”“拼搏”……这些对以往年代的劳动者再熟悉不过的词汇成为新生代职场青年讨论最多又有着不同理解的话题。而在讨论的另一面,那些把热爱变成职业的人,却愿意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更多努力,以期得到认同感和成就感。时代的发展,网络主播、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电子竞技员等大量新的工种应运而生,许多人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提升技能和劳动精度,电竞选手也能为国争光,砌墙工人也可以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和精神风貌可见一斑。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和有关部门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在千方百计保障广大传统劳动者获得感、退休人员幸福感的同时,近年来将目光投向新业态的劳动者,从社会保障、成长空间和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出台新政、新规,保证了新型劳动者的稳定和发展。

  “劳有所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其重要文章《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劳动者的“劳有所得”与共建共享发展息息相关,这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

  “劳有所得”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时代的发展为劳动者的发展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这些都决定了要满足广大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比如不能让常见的“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成为招聘市场上迈不过去的“槛”,不能让“996”工作制扭曲奋斗的内涵,不能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了提高收入“困”在工作时长里……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体制机制、织密保障网。 “劳有所得”是一种积累,“劳有所获”是一种追求,“劳有所乐”是一种境界。丰碑已然铸就,拼搏成就梦想。让我们勇敢地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在劳动中成就历史和未来,让“劳有所得”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