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市冷水镇麻地村小源组:宅改有创新 发展有质量 幸福有温度

2024-02-21 17:42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严少勇 李翰)贵溪市冷水镇麻地村小源组距离集镇约3公里。本组耕地面积79.09亩,林地面积约2500余亩,水域面积约5亩。全村共有23户、85人,现有房屋13栋,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浙江“两江”移民在此定居。因此处后山溪流而下、穿村而过、潺潺流水、延绵不断,村里老人教导后代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家乡还要感恩当地政府的关爱之心和帮扶之意,故称该地为“小源”。

    小源组在建设和美乡村过程中,充分运用“宅改+”思维,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宅改一线,把移民精神融入宅改,把流动党课摆进宅改主战场,以“宅改有创新、 发展有质量 、幸福有温度”为主线,将宅改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城乡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等相互统筹,下好乡村振兴大棋。
    宅改有创新。自宅改工作开展以来,小源组充分发扬浙江移民的“三个传统”,为全镇宅改工作树立了“三个标杆”。一是发扬节约土地的传统,树立“一户一宅”的标杆。小源全村有主房13栋,均为一户一宅或多户一宅,未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和超面积现象。同时,通过宅改工作,无偿退出危旧房和附属房7户,共计370㎡;二是发扬重视效益的传统,树立土地集约利用的标杆。前几年,本村村民租赁村集体十亩农田用于火龙果种植,去年年底合同到期,村集体就将这些地复垦种植油菜。同时,将村内零星空闲土地种植金银花树,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发扬整合资源的传统,树立闲置资源盘活的标杆。收储了一栋具有浙江风格的民居,并盘活成村史馆。村史馆由重走移民之路、重温乡愁记忆、重现移民精神和重整振兴之路等四个版块组成,展示着村庄的发展变迁与人文精神。

    为更好发挥该村史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冷水镇政府将其定为“冷水镇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冷水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冷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点”,后期将与各村、各矿企党支部和冷水中小学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让大家学习“两江”移民精神和领悟其时代价值。在宅改过程中,小源组始终坚持“在保护中拆”的原则,将拆除房子中的犁、谷耙、量谷桶等老物件一样样搬出,放在村史馆农耕文化展示屋,向公众展示,为子孙后代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

    发展有质量。2022年,麻地村小源组47.3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网上交易系统挂牌成交,是贵溪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线上挂牌。该地块由贵溪市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摘牌,主要用于建设贵溪市冷水茶文化产业园,总投资约4300万元,将建设贵溪市首个集“生产+采摘+加工+冷藏+品鉴+观光+销售+培训”八位一体的茶产业文化园,做到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同时,麻地村融合文旅发展理念,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康养为载体、旅游为纽带,以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点的标准建设小源村。同时,麻地村为本地村民免费开展茶叶采摘技术培训,本村村民靠着茶园有了稳定的收入,每年人均可增收约5000元。

    幸福有温度。麻地村立足让小源村民从“有所居”迈向“有宜居”。坚持宅改与人居环境整治并重,从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入手,严格落实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门前三包”等制度,合理划定环境卫生责任包干区,实行包干到户。同步开展复垦复绿,建设小菜园、小游园。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厕所革命等工作,通过上级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将村内房屋统一保护修缮,道路进行“白改黑”,高标准建设改厕示范户3户,配套建设了日处理量10吨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设施,达到改一宅、建一处、美一方效果。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