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国朋友为何“漂”在景德镇

2024-07-15 18:20 阅读
当代江西
景德镇是中国的景德镇,也是世界的景德镇。
 
 
昌江是景德镇的母亲河,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
当清晨的熹光越过山峦,洒落在碧水荡漾的昌江上,波光潋滟间,沉积在河底的、年代各异的碎瓷片也泛起了光泽,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千载传奇。历史上,无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从舟楫连云的昌江出发,入长江,通外洋,走向世界,风行天下。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陶艺家,追寻着文化记忆,漂洋过海来到景德镇生活。时空的经纬在这里交汇、沉淀、融合,留下了中国文化浓墨重彩的篇章。
有哪一座城市,偏居一隅却又面向世界,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始终立于文明的聚光灯下,令全世界目眩神迷?
有,且只有景德镇!
景德镇是中国的景德镇,也是世界的景德镇。
不是“漂”,是回家
China,首字母大写意为“中国”,小写即为“瓷器”。自古以来,瓷器就是中国的文化形象、商业名片和外交使者,是无须翻译的世界语言。中国联结世界以瓷为媒,世界了解中国从瓷开始。对于世界各地热爱陶瓷艺术和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景德镇是值得来“朝圣”的梦想之地。
创作中的开弥。
法国陶艺家开弥在景德镇做雕塑。在那间由旧房子改造而成的工作室里,开弥挽起栗色卷发,穿着花裙子,神情专注,沉醉在恣意的艺术想象中。“九纹龙”史进一身古代好汉的打扮,头上却戴着现代的棒球帽;哪吒脚踏风火轮,却长着海蓝色的头发,成了调皮而叛逆的美少年……东方和西方被她神奇地雕塑在一起了。
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开弥曾辗转于瑞士、荷兰、纽约等地,来中国后也曾暂居于上海、深圳等城市。她一度以为自己不会停下旅行的脚步,直到遇见景德镇。如今,她在景德镇安家已有10年。
开弥说:“这里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在景德镇,制瓷技艺传承了两千余年,从未中断,绵延不绝,至今仍然是活的艺术。
这里的每一块窑砖,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里的每一条里弄,都浸润着文化的底蕴。制瓷的72道工序,从选矿、运料到淘泥、制坯,从施釉、画瓷到烧窑、包装,每一道工序都层层细分,工匠往往长期乃至终身专精于某一道生产工序,有的甚至是家族世代传承,使其技艺达到极致,而后彼此间协作配合,各显其能,形成一条精细的流水线。这样完备而高效运转的制瓷产业链在景德镇自古有之,并沿袭至今。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
整座城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作室。在这里,陶艺家所有的艺术创意都可以实现。只要他们有需要,不论哪道工序,细到描一条边、调一种色、揉一团泥,都有专门的工匠提供精湛的服务,不仅方便,还便宜。这是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无可比拟的。
美国陶艺家Jeremy说:“对陶艺家来说,这里就像是天堂。”
他来景德镇15年了。在美国时,他主修陶艺和雕塑。第一次来景德镇,他待了5周,所有的雕塑作品都失败了。再来,他就不走了。他在郊区租了间望得见山的小房子,玩泥巴、做瓷器,做好了摆地摊卖,还在网上直播带货。
如今,像开弥和Jeremy这样,在景德镇研学、创作、生活的国外艺术家已有5000多人。人们往往称呼他们为“洋景漂”。
然而,当开弥骑着摩托穿梭于景德镇的街头巷尾,或是迎着风在郊外的溪水边煮茶听雨时;当Jeremy和中国妻子一起,在夕阳斜照的小院子里,抱着尤克里里幸福地弹唱时;当他们在集市上用流利的中文和摊主闲聊家常时,当他们如数家珍般向外地游客讲述景德镇的历史文化时,哪里有一点“漂”的感觉?
他们来到景德镇,仿佛一尾鱼游入大江大海。没有“漂”的疏离感,反而更像是回家,回到了久违的瓷的故乡,融化于无处不在的艺术的光影之中,找到了创作的自由和心灵的归宿。
“漂”只是外在形态,安顿、扎根与交融才是内核。

在景德镇陶溪川春秋大集上摆摊的一对印度夫妇。 范晓颖/摄

烟火气,慢生活
与其他城市的喧嚣和匆忙相比,景德镇有一种难得的从容。
韩国夫妻姜东弦和金炫珠是大学同学,从首尔科学技术大学陶艺系毕业后,他们来到景德镇创作,在小巷子里租了栋两层楼的民居做工作室。他们像当地人一样,骑着小电瓶车穿街走巷,喜欢特色小吃冷粉和饺子粑,还收养了一条流浪狗。
两人一狗,三餐四季。有爱人相伴,做喜欢的事,遇见善良的人,日子过得缓慢而悠长,不慌张,有希望。金炫珠感慨道:“我觉得自己好幸福。”他们如同一对平凡的市井夫妻一般,融入了景德镇的烟火人间。
大多数国外艺术家也和他们一样,散居于城中各处。在三宝陶艺村、陶溪川、雕塑瓷厂、陶瓷大学……不论是高雅的美术馆、贵宾云集的学术论坛,还是偏僻的烟火巷子、简陋的“苍蝇馆子”里,都可以看得到国外艺术家的身影。他们已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相处和谐而自然。
吸引他们来到景德镇的是陶瓷艺术,然而,让他们留下来的,终究是这座城市的人。
景德镇人向来有对话世界的眼界和底气。他们祖祖辈辈为全世界生产瓷器,至今已延续了一千多年。唐代青釉瓷跨越山海,宋代青白瓷远渡重洋,元代青花瓷闪耀着波斯钴料明艳的蓝光,明永乐年间的御窑精品随着郑和船队七下西洋,17世纪景德镇瓷器风靡欧洲,贵族纹章、王公肖像大量出现在外销瓷上,清代珐琅彩和粉彩瓷是中西技法融合的完美呈现。时至今日,景德镇瓷器仍然是馈赠外宾、对外交流的国礼。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千年景德镇始终面向世界,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观念、尝试新工艺、融合新技法、表达新美学、开拓新市场。创新是窑火传承千年依然生生不息的秘诀。
制瓷工匠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更有海纳百川的包容。任他八面来风、百家争鸣,他们都容得下、接得住、撑得起。国外艺术家种种新奇有趣的创意、突破常规的要求、天马行空的想象,他们都会耐心地倾听,细致地配合,有时提出建议,如遇不同,也会笑着接受。不仅接受,还要学习。本土艺术家同样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给传统技艺赋予了更多可能和无限遐想。
这是一座“千年做好一件事”的城市;这是一群“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人。

在景德镇做陶瓷艺术的阿雄(广东人)和高柳(日本人)夫妇。范晓颖/摄

在景德镇,城区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陶瓷行业,约15万人,其中不乏学者教授、大师名家、非遗传承人。当他们淹没在人群中时,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然而,一旦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他们便成了那个小小王国中当仁不让的王者,眼中有光、动作灵巧、气场强大。
在他们的打理下,各类陶瓷美术馆、工作室、精品店遍布大街小巷,门面不同,风格各异,随意推开一扇门,迎接你的便是未知和惊喜。坐下来,喝杯茶,看看瓷器,天南海北地闲聊,说艺术,谈人生,不做生意也没关系,交流便有收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每一种艺术表达都能得到尊重。来自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风尚、不同艺术流派的浇灌,让生活热气腾腾,也让陶瓷文化枝繁叶茂。这样的景德镇,和一千年前相比,根和魂始终没丢。
人心和人情,是不分国界的。
景德镇的烟火气和慢生活,这里的陶阳百里、窑火万家,这里的山水可亲、人文毓秀,这里开放而包容的艺术氛围,留住了人,也留住了心。
新丝路,青花梦
在学术界,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这是一条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互融互鉴的友好之路。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中,珍藏有大量中国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器,而土耳其青年哈肯也与中国青花瓷结下了不解之缘。13岁那年,他跟随父亲一起参观托普卡帕皇宫时,第一次见到来自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就被深深吸引,久久无法忘怀。中国文化就此在他心中埋下了美好的种子。
2013年,哈肯带着扎根心底的梦想,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时,了解到中国政府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他满怀欣喜,决定来景德镇做陶瓷生意,让自己的人生前途搭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列车。他说:“我和我热爱的陶瓷都遇到了好时候。”
在景德镇做瓷器贸易的土耳其青年哈肯。
如今,哈肯在景德镇的陶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将瓷器出口到了土耳其、意大利、俄罗斯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还在景德镇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与青花瓷非遗传承人程林曜喜结连理。
瓷脉牵着文脉,瓷运连着国运。
2019年,景德镇获批全国唯一文化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传承千年的窑火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花落景德镇,“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在景德镇成立,“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举办,景德镇与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让景德镇成为新时代丝绸之路上的亮丽风景线。
2023年,景德镇陶瓷产业营收突破860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景德镇端牢了陶瓷发展的“金饭碗”,也擦亮了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买全球、卖全球”的千年盛景在景德镇扬帆正当时。
为什么这么多人“漂”在景德镇?
因为,景德镇的故事,很中国,很青春!

(作者:徐徐)

 

编辑:陈拾梅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