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告别“职业倦怠”向上生长

2024-10-24 17:24 阅读
大江网

  近日,《工人日报》的一篇调查报道,关注了在一些年轻人身上出现的“职业倦怠”和“精神离职”现象。报道描述了一些职场人的困惑,关于职业倦怠的话题,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早晨醒来不愿起床,到公司后更提不起精神;周五过了12时,心就飞出了工位,周日的晚上止不住地忧愁……”这样的状态,很多年轻人一定不陌生。“职业倦怠”,又称作工作倦怠,指个人对工作产生的一种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和反应。用专业的话来说,它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就是“无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常常觉得“没意思”“心累”。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的身体与精神在更频繁、碎片化地被唤醒,疲劳也会相伴而生。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情境中,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些职场人遭遇的难题。虽然身体在工位上,但他们的内心已经不再专注工作。这由多种因素促成,如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工作内容枯燥单一、工作与生活失衡、薪资未达预期等。

  如何走出职业倦怠这片灰暗的迷雾?笔者认为,答案并不复杂:让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简单来说,就是把人力当成“人”,而非机械化的“资源”。

  从个人来说,面对职业倦怠,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静下心来,找回自己的初心。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因为喜欢它。你喜欢执起画笔,描绘缤纷的世界,所以当了画家;你喜欢拿起勺子,烹饪出美味的佳肴,所以当了厨师。这份工作提供了不错的收入,让你能照顾好家庭,买想买的衣服,去想去的地方……想到这些,你是不是突然觉得一切并没有那么糟糕,周围的人和事还是很可爱。

  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你需要给自己找到“趣味点”和“热情点”,热爱自己的职业,努力挖掘工作的意义,激发干劲活力,守得云开见月明。有一些年轻人在刚进入公司时,可能雄心勃勃、充满朝气。但当他们遇到职场规则不透明、风气不良等情况时,可能会感到“江湖险恶”,认为努力拼搏也得不到公正对待,开始在心态上“摆烂”。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年轻人在职场里的感受与利益,给予其充足的发展空间;年轻人也要学会与自己的职业倦怠相处,获得更好的工作状态。

  克服职业倦怠,不仅需要个人的自我调节,还要求企业对员工有更多的关怀。比如,企业建立员工帮助计划,通过提供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帮助员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毕竟,只有每个细胞充满生机、活力充沛,机体才能持续健康成长。管理者应当从组织层面着手,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比如,在组织制度和企业文化层面进行改革,给员工适当提供轮岗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多种专业领域的经验,帮助员工全面发展,提升职业价值。企业可以完善薪酬制度,制定既体现公平,又有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满足员工的成就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将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得领导、同事之间沟通顺畅,合作愉快,从而使员工心情舒畅,降低职业倦怠感。

  唯有个人和企业携手努力,才能让职场人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促成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职场人,要拒绝“倦怠”,保持向上姿态,永远用坚定向上的信念、敢于担当的气魄、脚踏实地的行动,去拥抱每一天。

  (陈丽君)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