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哪吒故里”不如淬炼“三昧真火”
随着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62亿元,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哪吒这个经典IP再度爆红,各地“抢吒儿”大战也拉开序幕。天津、安徽等地相继发文,自称哪吒故里。被誉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的四川宜宾,也于2月6日携哪吒行宫、龙太子“骸骨”等20余处哪吒实景“参战”。
当经典故事完成当代化再造,奇迹的产生就自然而然了。蛇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续写了“魔童哪吒”这一经典IP的传奇。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影视,在通过视觉和情感的双重冲击吸引着观众的同时,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对电影故事中特定地点、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认知与向往。哪吒经典IP再度爆红,各地“抢吒儿”大战“硝烟弥漫”也在情理之中。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地方文旅部门围绕哪吒经典IP进行相关的旅游营销推广,以丰富影视与旅游不同产业间的互相需求和互动关系,为地方文旅产业带来经济效益,不失为一条务实的路径。之前一些因热播影视、游戏推出,而带火一些城市和旅游路线皆源于此。
需要注意的是,影视作品由热而冷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久,依靠短期的流量涌入来维持文旅产业的长期繁荣,类似成功的例子给人印象似乎并不深刻。与其大费周章争抢“哪吒故里”,不如在抓住契机的同时也沉下心来,进行系统化、全局性谋划,深度挖掘地方的文化资源,来淬炼文旅融合的“三昧真火”。
将自家的风景和人文在更大范围内叫响、让更多的人熟知,对一座城市发展旅游业来说十分重要。
纵观北京、重庆、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公众认同高的城市,除了通过影视、演唱会、体育赛事等获得流量外,也是挖掘整理出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依靠丰沛的人文、历史文化吧。在文化游日渐风行的当下,文旅部门对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地优化整合,并纳入旅游线路规划、融入旅游景区景点,让文化“润物细无声”地熏陶游客,应当是首要的。
其次,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要努力推出创新表达。其中,依托人工智能,形成数字文旅新业态,正成为现在和未来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方向。可以在“以数赋能”上深耕细作,比如运用大数据精准推广宣传、打造智慧博物馆、推出AR沉浸式体验项目来为文旅融合助力。同时,还可以创新推出游客喜闻乐见的主题游活动和文创产品,拉近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加游客对城市和景区的黏性等等。实践证明,创新表达已成为当下文旅推广的“利器”。
第三,软环境也是城市的硬实力,优化城市服务更是增强游客体验的不二法宝。旅游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更是打捞情绪价值的载体。情绪价值正在重塑旅游业,“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尔滨出圈”在偶然中有着必然性,其中秘诀,是将“以游客为中心”的城市服务理念执行到位,让游客享受到了“被捧在手心”甜宠,才让天南海北的游客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继而构建了游客与城市牢固的情感联系,激起人们向往和奔赴的欲望。
影视剧的更新很快,人们的注意力也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原本心目中的“圣地”也会归于平静和平淡……在借势哪吒经典IP等影视形象进行文旅营销的同时,期待更多城市能够内外兼修,重视城市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和拓展,创新自己的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服务,从而,让自己在文旅发展的鸿篇巨制中成为不可小觑的点睛之笔!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