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行业大咖齐聚南昌 共商未来发展新方向

2025-04-26 21:54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4月26日下午,南昌迎来了一场微短剧行业的思想盛宴,“2025微短剧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在此盛大举行。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晖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并与众多微短剧领域的大咖们展开深入探讨,为微短剧产业发展探寻新质生产力,开拓全新发展路径。

  当天,赵晖以“媒介社会化下AIGC微短剧对大众文艺的创新表达”为题,深入剖析了四大关键内容: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发展现状、AIGC微短剧创作特点与创作得失、AIGC加速微短剧海内外传播、科技赋能下微短剧未来发展趋势。

  赵晖指出,中国微短剧产业正在经历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奇点的生产力革命,这场媒介技术驱动的视听产业变革将重塑视听内容生产的底层逻辑。当AIGC短剧与智能算法双向奔赴,这意味着全民讲故事时代的到来,微短剧作为一种叙事形态将与国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关联,微短剧以视听连接万物的势头打破视听产业原有的边界,视听赋能千行百业,并将形成千亿级别的商业规模。”

  根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约达到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

  在赵晖看来,AIGC科技的加盟为短剧创作注入了新动能,提升了短剧的制作效率和创作质量,AIGC技术能够辅助创作者进行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搭建等环节,降低了创作门槛,提高了创作效率,AIGC短剧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良好反响,显示出微短剧国际化的潜力。

  “在看到AIGC对微短剧创作的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潜在挑战,技术局限、伦理风险、版权困境、大众质疑都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她指出,AIGC微短剧也呈现出一些创作特点和创作得失,总结特点和得失有助于推动AIGC微短剧更好地发展。

  她认为,用AIGC技术创作的微短剧在高动态场景存在精度、细腻度不足,人物面部表情不自然、台词缺乏感情等,而且美学风格类似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AIGC微短剧还具有原始素材来源不明的问题,有些训练数据疑似模仿已有影视作品,因此容易出现侵权风险、生成内容归属权模糊,影响微短剧的创作生态。

  中部六省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值得一提的是,为激活文化基因,“中部地区微短剧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在随后的交流探讨环节,全国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微短剧龙头企业负责人,就“中部地区微短剧联盟”如何帮助解决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审核挑战;如何促进跨省资源,如内容IP、制作团队、分发渠道的整合; 江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陶瓷文化资源,如何在短剧创作中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具有现代叙事吸引力的题材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2025微短剧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为微短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AIGC技术的浪潮下,微短剧产业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行业内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技术与艺术的平衡,规范创作流程,微短剧产业有望在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多元的作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