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有钱不还?南昌经开区人民法院成功追回300万元!

2025-05-19 15:46 阅读
南昌经开区法院

  近日,南昌经开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及时追回了300万元案件款,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2021年,南昌某贸易公司与黄某签订了钢材买卖合同,该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黄某的工地供应了600余万元的钢材,但黄某未按约定付款。南昌某贸易公司多次催讨无果,无奈将黄某诉至南昌经开区法院。经法院审理后,判决黄某在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支付钢材款600余万元及违约金。但黄某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故南昌某贸易公司向经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强制执行后,黄某陆续付款400余万元,但仍剩200万余元迟迟不肯支付。执行法官通过多方查找一直未发现黄某的行动轨迹,在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下,将黄某拘传至经开法院。经调查发现,黄某被法院限制高消费后多次使用护照乘坐飞机,违反了《限制高消费令》,并发现黄某微信支付关联了其他人身份证和银行卡用于日常开销,且每月消费流水在6万元以上,黄某的行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于是,执行法官将其规避执行的法律后果告知黄某,在释法明理后,黄某意识到了自己规避执行的法律后果,并立马表态一定会跟申请执行人南昌某贸易公司达成和解。最终经过双方的磋商,黄某当日一次性支付了300万元给南昌某贸易公司。至此,该案执行完毕。

  在拿到该笔300万元的执行款后,南昌某贸易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高兴地说道:“给经开法院执行法官点赞,感谢法院为公司追回300万元货款,解决了公司资金紧张困境。”

  从“避而不见”到“主动履行”,从“限高困境”到“案结事了”,这起执行案件背后,是人民法院维护胜诉权益的坚定决心,更是法治诚信社会建设的缩影,生动诠释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经开法院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打击拒执、逃避执行行为,严厉惩戒失信行为,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