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工运|走进红都瑞金,探寻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

2025-05-24 20:20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旻)5月12日,劳模传薪火·青衿启新程——“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暨“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示范活动,在南昌县莲塘一中举行。分享会上,三位2025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钟松梅、杨准正、张琴,讲述了劳动创造幸福的奋斗故事。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jpg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暨“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示范活动现场。|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旻摄
 

劳模宣讲如同思想火种,点燃了学生们青春梦想,赢得了阵阵喝彩与掌声。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劳模精神是平凡岁月中点燃的“非凡之光”,劳动精神是时代浪潮里的“永不言弃”,工匠精神是历史传承下的“毫厘不差”,“三个精神”是在广大工人阶级的劳动中产生的,同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和青年学子。劳模精神如何跨越时空进行传承,记者走进共和国摇篮瑞金进行探寻。

诞生百年工运史上的“诸多第一”


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旧址(1).jpg
  ▲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瑞金市总工会供图)

初夏,走进位于瑞金沙洲坝枣子排的一处老院落,砖墙斑驳窗棂泛黄,古樟枝干遒劲绿荫如盖,这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随着中央苏区日益巩固,1933年初,中华全国总工会随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入瑞金,与原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成立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瑞金因此成为中国工运的领导与指挥中枢。诞生于瑞金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是新中国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雏形和根源。

1933年春,瑞金武阳区举办“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会上,毛泽东同志代表苏维埃中央政府把“春耕模范”奖旗分别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将苏区生产劳动竞赛推向高潮,这是党首次对劳动模范进行最高奖励表彰。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副研究员、瑞金市史志研究室负责人苏春生表示,在瑞金,党开启了局部执政下开展全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诞生了百年工运史上的“诸多第一”,如制定首部《劳动法》、首部《工会法》,创建第一批国营工厂,组建工人师,首次开办劳动竞赛活动,首创劳动模范名称,首开劳模表彰大会等等,这些具有开创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

苏区劳动竞赛形成劳模精神的发端


春耕模范.jpg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挂着“春耕模范”的奖旗(瑞金市总工会供图)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面书写着“春耕模范”的红色奖旗静静地悬挂在二楼展厅,奖旗上有轻微的褶皱,仿佛诉说当年火热的生产场景。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瑞金市总工会联合瑞金市史志研究室展开“工运事业从这里走来”相关研究,其中对于劳模精神的发端展开溯源。

参与此次研究的瑞金市史志研究室工会主席廖九平告诉记者,苏区劳动竞赛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热烈场面。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第71期登载了一篇《武阳区印象记》,文章开篇就对武阳春耕生产表达了赞叹:武阳区真是模范区,他的春耕运动做得特别好,在春耕运动的革命竞赛上说,他应该列在红板上的第一名。

“当年,瑞金武阳区和石水乡为代表的苏区农民,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号召,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发自内心地迸发出对劳动的热忱。”廖九平表示,苏区工人和劳苦民众以革命的热忱对待劳动,以革命的竞赛进行劳动,以革命的努力发展生产,以革命的方法解决困难,以革命的情怀攻坚克难,由此形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模精神的发端。

时代在变精神不变

眼下,位于瑞金叶坪景区的中央苏区工人运动史陈列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即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游客面前。瑞金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陈列馆内设有工人夜校场、印刷、纺织、编鞋、打铁等多个场景,让历史内容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今年4月,“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走进红都瑞金的活动中,人民工匠、全国劳动模范、“三个精神”专委会名誉会长、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许振超作弘扬“三个精神”主题报告,来自瑞金当地的劳模工匠、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生代表共200余人聆听报告。许振超表示,“三个精神”是在广大工人阶级的劳动中产生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工人和劳动者,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应该格外珍惜,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工运史专家表示,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工会的组织动员下,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感召下,我国工人阶级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党和国家的事业。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从火红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新时代,工人阶级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谢仁鸿是新中国成立后瑞金首位全国劳模,于今年年初逝世,享年94岁。瑞金市总工会告诉记者,1954年谢仁鸿担任瑞金武阳区供销社党支部书记、主任。为了尽快恢复当地经济活力,遏制供销乱象,他在供销系统开展整风、建章立制、整顿纪律,开展许多开先河的工作,带领着武阳供销社扭亏为盈,给其他区县提供了示范。他当年评为全县甲等模范,1956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


谢老劳模荣誉证书.jpg
▲全国劳模谢仁鸿的荣誉证书大部分捐给瑞金市档案馆,仅留有小部分给家人。|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旻摄


谢仁鸿外孙女陈文丽告诉记者,外祖父一生都践行两点:始终以赤子之心,对党和国家忠贞不二;始终以奋斗之姿,对工作尽心尽力。“外祖父一直教导后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党和国家作贡献。”陈文丽说,外祖父临终前教育所有的子女,要多做工作,擅长工作,等到生命的尽头回顾发现这一辈子为国家和群众做了事,就觉得活得很值得。
弄潮儿向涛头立,时代在变,精神不变。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立足不同岗位,通过一点一滴的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今年,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我省的全国劳动模范纷纷表达了心声,历史照亮前路,使命呼唤担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建功立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