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高安辣椒“种”出甜日子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肖立宇报道:7月7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江西省高安市上湖乡富硒辣椒产业园。盛夏的上湖乡,空气里都飘着椒香。在产业园的直播基地,“辣妹”王靖雯正对着手机镜头,举起一串红艳饱满的辣椒:“家人们看!这就是咱高安富硒椒,皮薄肉厚,中辣无渣回味甜,炒菜拌饭都绝了!”镜头外,分拣线上鲜椒堆积如山,工人们麻利地打包、装车,一箱箱“高安红”即将发往天南海北。
昔日“提篮小卖”的乡土味道,如今已“辣”出一条年产值超3.6亿元、香飘全国的富民产业链,直接带动周边9687户农户增收,农户亩均增收 3000元,总增收达 4500万元。

工业思维种辣椒
如何让辣椒从“弯腰趴地”变成“站着数钱”?
答案藏在产业园连片的现代化标准大棚里。2米多高的空间宽敞明亮,智能滴灌系统精准施放水肥,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这背后,是高安市自2020年起,由村集体投资运营公司(村投)斥资5.6亿元启动的总规划面积8800亩富硒辣椒产业园项目,创新构建“政府引导、村投投资、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模式,将工业标准化理念引入田间。
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品牌销售……一套组合拳,彻底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有着近40年种植经验的老椒农王仁华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一亩地累死累活,纯收入7000块顶天了。现在承包大棚,站着就把活干了,亩均纯收入轻松过15000元!”产业园带动周边9687户农户,每亩单产提升37.5%,增收实实在在。

院士云端助种椒
一颗小辣椒,如何从“大路货”变成市场“抢手货”?
品质提升是核心。产业园里的“辣椒竞技场”中,上百个品种正接受严苛筛选。背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团队的支持。通过共建高安辣椒产业研究院、联合省农科院设立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优中选优的品种确保了“肉厚皮薄口感鲜,中辣无渣回味甜”的独特风味,成为核心竞争力。
科技赋能不止于此。智能化的“数字辣椒”平台,让水肥管理、环境监控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生产效率提升25%。高安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黄国东还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拍成短视频,开设“田间云课堂”,让农技知识触手可及。跨界新农人龚文则专注于科技育种,其筛选的明星品种“赣椒19号”因品质出众,价格高出普通椒50%仍供不应求。
从田间直达全国餐桌
好产品如何跨越地域,香飘万里?
高安的答案是:线上线下齐发力,品牌文化齐赋能。“红色村播”点燃了线上引擎。上湖乡选派年轻干部下沉产业园,化身“辣妹”“椒哥”,在网络直播平台热情开播,将高安辣椒的魅力直观呈现。效果立竿见影,线上日销量从最初的几百公斤,飙升至近2.5万公斤,常年稳居美团优选全国蔬菜单品复购率榜首,年度线上平台营业额最高达8000万元。
高安还深挖文化内涵,打造“辣妹”“椒哥”潮流IP,推出表情包、文化衫等文创产品,为传统产业注入时尚活力。线下,产业园实施严格分级,顶级椒直供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超和省内300多家知名餐饮,中档椒进入大型酒店,普通椒保障农贸市场,并与北京、上海的大型预制菜中央厨房建立深度合作,销售网络日益宽广。

“银发车间”幸福浓
产业发展的甘甜果实,最终落在了谁的心坎上?
分拣中心内,村民贾细芽熟练地分拣着辣椒,笑容满面:“在这做零工,一天稳稳100多块!家里还包了大棚,两份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更让她开心的是,“去年攒够钱,给儿子在市里买了婚房!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哟!”产业园已成为重要的“银发车间”,稳定吸纳大量像贾细芽这样的五六十岁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腰包鼓了,村庄也更美了。村民们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拆除危旧房、栽花种树扮靓庭院。如今的上湖乡,道路整洁,绿树掩映,文化墙绘生动,一幅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展。产业园负责人、村集体公司总经理王君颜算了一笔总账:“带动9687户,每亩增收3000元,总增收达4500万元!这小小的辣椒,真真切切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