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拉人式“商拍”泛滥?还公共空间一个清净

2025-07-09 23:58 阅读
光明日报

近期,有媒体记者在热门景区走访,发现随机拉人式“商拍”十分泛滥,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影响游客和消费者的体验。即便在明令禁止摆摊、严管“商拍”的景区,依然有此类“野生意”存在。

媒体对“商拍”现象的曝光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在新闻评论区内,不少网友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表示不堪其扰。此类“商拍”往往长时间占用景区内的参观通道和公共空间。比如,有的拍摄者长期占用最佳位置,其他游客只能在旁边侧目而视;有的拍摄者用小板凳、泡沫广告牌等“占位”,导致游客通行不便,也破坏了原本属于所有人的本应愉悦舒适的参观体验。更不用说,收费和服务的不规范,常常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麻烦。

对于“商拍”的管理,其实一直有法可依。比如,《北京市旅游条例》规定:景区对擅自摆摊、圈地和占点的经营行为,有权采取制止、劝离或者拒绝提供服务等措施。各大景点也纷纷表态,此前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及《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对故宫内的商业拍摄活动进行了规范,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北京多个景点也陆续叫停了“商拍”。最近,南京先锋书店也拆除了门头,并发布公告禁止拍立得和商拍。越来越多的景点和游客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表明自身的态度:请过火的“商拍”还公共空间一个清净。

当然,拒绝让人厌烦的“商拍”不等于拒绝广大游客正常的拍照留念需求。尤其是年轻人们来到有特色、有颜值的景点,希望给自己留下几张“人生照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要制止野蛮生长的“商拍”,也要实现精准管理。比如,热门景点应当有所甄别,避免将普通游客误认为是商业拍摄,从而简单加以禁止。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也应该做一个有边界感的游客,一起来维护和谐友好的文旅氛围。

应该看到,“商拍”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与不少社交平台的宣传和助推不无关系。尤其是在一些营销号的话术中,重要的从来不是如何维护好公共空间秩序,而是“没有一个景点会永远等着你”。于是,许多年轻人也被某种潮流裹挟,认为应该趁着年轻、趁着体力精力还在,抓紧时间去那些热门景点拍照、打卡。对此,社交平台显然应该尽到主体管理责任,不应该给热门景区“添乱”。如果发现营销号的宣传有“过火”的地方,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出手。

其实,不管我们来到什么地方,能够留下珍贵回忆的一定是和好友嬉戏畅聊的快慰愉悦,是踏上旅程的自由洒脱,而不是“商拍”过程中特意摆拍的别扭姿势。所以,不必执着于我们在景区里拍出了一张怎样的照片,而应该尽情去感知与感受、去沉浸与怀念,这才是旅游真正的意义所在。(小鱼)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