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语千年!广昌姚西村书写新时代的“爱莲说”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李思成报道:夏日“赏花经济”持续升温。当前,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中国莲花第一村”姚西村、甘竹镇樟树红莲基地、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等景区大面积种植的莲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成为撬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金钥匙”。那么,广昌这个“莲花”有啥不一样?

7月13日清晨,记者走进位于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源头的姚西村,这个因莲闻名的村落,有着近千年的白莲栽种传统。一望无际的莲池,莲叶随风摇曳,白莲、红莲争奇斗艳,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色。“你看,红花莲莲蓬通常呈碗状,略内扣,而白花莲莲蓬通常呈倒圆锥状或漏斗状。”驿前镇干部高敏向记者介绍如何辨别不同的莲花品种。据悉,姚西莲池作为“中国莲花第一村”的核心景区,近年来通过品种引进与科技赋能,实现了莲花品种的显著扩充。今年其莲花品种已从去年的50余种提升至100多种。

谈到广昌, “莲子之乡”的称号非它莫属,而姚西村是全国莲花种植面积最广、观赏性最强的莲花第一村。该村种莲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始于唐代仪凤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当地百姓对白莲有着深厚的情感。据统计,广昌白莲种植面积有11万余亩,而驿前镇就有1.2万亩,该村三面环山,海拔较高,相当于是“半山腰种莲”,自然环境、空气、水等均为优质,莲产品的品质也好。
夏季,是姚西村最热闹的时节。村里村外,有不少前来赏莲的游客。“近年来,我们以‘莲’文化为核心,不断激发乡村旅游活力。姚西景区每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带动全村餐饮、民宿及白莲等相关产品销售额达9000余万元。”驿前镇干部高敏说道。
姚西村的屋檐下,记者注意到,三三两两的莲农围坐在一起。只见他们双手翻飞,用特制莲刀在莲子腰部轻推,莲壳应声而开;再用指尖轻揉,褪去膜质种皮;最后用莲签对准胚根处一捅——碧绿莲芯瞬间跃出。
“这就是通芯白莲得名的由来。”一位老艺人展示着省级非遗“广昌白莲生产与加工技艺”。这套包含采摘、脱粒、去壳、去皮、漂洗、通芯、烘焙等七道工序的传统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莲花是姚西村百姓致富的“金钥匙”,不仅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使生态民宿、乡村农家乐齐头并进,而且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当地白莲产业也从传统种植迈向高品质发展,莲子、荷叶、茎部和藕的产值增加,让每户百姓亩产收入大幅度增加。
201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Maggie Luo在江西广昌姚西村宣布其以1624.88亩莲池面积获“世界最大莲池”称号。九年过去,姚西莲池已从单一景观升级为融合科技、文旅、产业的综合生态体系,变化显著,莲池核心种植区从1600余亩扩展至1700余亩,并依托“太空莲”育种技术成为全国莲子主栽品种源头。

目前,广昌县开展了6次航天诱变育种研究,成功培育了“太空莲”系列品种,使白莲单产从每亩30-40公斤提升到80-120公斤。“太空莲36号”品种已成为我国子莲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年推广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已累计推广2000余万亩,占全国子莲种植面积的80%以上。2024年,全县白莲年种植面积继续稳定在11万亩左右,通芯白莲年产量达9500吨左右,综合产值达43.4亿元,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榜首。广昌现在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莲引种基地,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太空莲种藕约8000万株,成为莲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为进一步提升广昌白莲的品牌形象,展现广昌独特的莲文化魅力,广昌每年都会举办莲花旅游文化节。今年,这场盛会已迎来了第二十届,活动将持续至八月中下旬,为游客们精心打造一场以“莲”为主题的夏日游玩盛宴。广昌,这座千年莲乡,正以莲为媒,从“太空莲”享誉全国到创新产品不断挺进市场,书写着新时代的“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