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高配”暑假
蝉鸣声又起,暑假如期而至。儿时的你如何度过一个个漫长又惬意的假期?今天,很多孩子的暑假因为被研学、旅游、培训等占满而变得不再有趣。社交平台上,各种暑期安排按照花钱多少被分为“高配”和“低配”,对此,有人炫耀攀比,有人深感无奈。
当孩子们神往的暑假被分成三六九等,我们不禁深思:这种划分究竟有没有意义?什么才是真正的“高配”假期?

网友关于孩子暑假安排的讨论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一
所谓“高配”暑假,是从网络上流传的暑期等级表延伸出来的概念,指的是参加高端教育项目或奢侈策划:一等参观海外学校,二等报名小众运动,三等打卡网红景点……说白了,就是将“高低配置”与“金钱投入”简单挂钩,并认为“高消费即是高质量”。如此简单粗暴地将两者等同,容易让人踩中了“深坑”。
比如,研学陷阱。有网友吐槽,孩子暑假之卷,已从戈壁卷到森林,从陆上卷到海上,再卷恐怕只能上天了。笔者粗略了解,一般为期一周左右的研学项目,普通水平的至少要大几千元,高端的往往过万元,而热门海外研学线路的花费动辄就要数万元。
又如,培训“刺客”。“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可怕体”贩卖的焦虑无形中影响了许多家长的心态,暑假仿佛成为绝对不能撒手的节点,有的家庭直接“德智体美”培训班全面拉满。一项关于暑假安排的小调查显示,42%的家长给孩子报了3个以上暑假班。有家长自嘲“吞金兽一出动,假期钱包就减半”,有家长感觉“花钱越多,反而越焦虑”。
如此“高配”,不仅让家长的钱包“遭不住”,也让孩子心累不已。拼命烧钱、疯狂补课的暑假,让他们身心俱疲。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假期变另一个‘学期’,比上学的时候还忙。”可那边厢,一些父母不懂孩子为何天天喊累,觉得运动、研学不过是休闲娱乐,殊不知当孩子被各种活动牵绊,没有充分放松,放假自然越放越累,如此日复一日,甚至催生出一些孩子的厌学情绪。
二
为何总有家长执意要给孩子一个看似光鲜的“高配”暑假?说到底,还是内卷的压力在作祟,让家长对暑假的“高低配置”产生了认知偏差。
有的家长认为,“低配”代表着停止奔跑的躺平心态。没能完成卷课程、卷体验的KPI,暑假就沦为“虚度的假期”,担心孩子在自我放飞、虚度时光中“滑入平庸人生的滑梯”。于是,孩子的玩耍自由、睡觉自由都被剥夺了。
还有人把“低配”等同于愧对孩子的教育降级。竞争压力之下,他们难免患上“低配焦虑症”,时常还会怀疑,不砸重金,就是对孩子成长不够上心。更有甚者,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不顾实际送孩子上“高价暑期班”,将对教育的重视异化为对物质的盲从追捧。不仅助长攀比心理,有时还被当作“韭菜”交了“智商税”。
我们完全可以在保证适量学习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更多自主空间,以兴趣为导向,让孩子在精神和情感层面多充充电。暑期本该是慢悠温暖的,理应成为孩子一年中最快乐、最享受的时光。大道至简,不如抛掉那些复杂、心累的操作,让孩子拥有更多时间去探索快乐、感受成长。
三
至于如何定制暑假“配方”,笔者有几点建议。
多一些陪伴。比起账单上不断累加的数字,家长的陪伴更能提升暑假的“含金量”。下一代的成长既需量力而为的物质供给,更需养护花草般的耐心浇灌。孩子脑袋里持久闪光的记忆,往往来自父母的默契相伴,或是凝望满天繁星,或是雨后快乐踩水……这些活动没有复杂的流程,也无需高额的开销,却是孩子最需要的高浓度陪伴,反而更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来一些松弛。在电影《学爸》的前半段中,雷大力各种“鸡娃”操作令人捧腹大笑,然而当活泼的儿子被拔苗助长到极限时大哭,观众们笑着笑着就沉默了。很多家长满眼“别人家的孩子”,只是一味随大流“内卷”,把弹簧越拉越紧。其实学习是贯穿一生的事情,单靠暑假两个月“一飞冲天”是不现实的,加上每个孩子成长节奏不同,家长一味输出“为你好”的言论可能适得其反。不妨采取松弛有度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寻到属于自己的航道。
找一些闲趣。暑假作为一年中最长的假期,是孩童期盼已久的欢乐时刻,即便“鸡娃”之举实属无奈,但也应该留些时光给闲情逸致,比如翻翻闲书、聊聊闲话、得空闲玩……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一件件看似无用的事,实则也是在给暑假创造小确幸,让孩子在功利之外触摸精神的丰盈,收获步履匆匆之外的惊喜。
这些年,全国各地积极开启“官方带娃”模式:非遗课程、经典诵读、科技创意等公益活动都将娃带出了新高度。也有一些人选择将孩子送回熟悉的“老家”,让他们在喧闹的集市里流连,亲身体验人间烟火。制定Citywalk路线,了解城市变迁……这些朴素的体验都可能带来思想碰撞、意外惊喜,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方式,实践教育的真谛。
其实,以物质投入为标准区别的“高配”或者“低配”,终究只是一种浅表性的划分。美好的暑假在于寻得心灵与成长的平衡,积攒起继续迎风奔跑的能量。孩子们脸上漾着笑、眼里闪着光,才是夏天最珍贵的馈赠,也是真正的“高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