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莫让风洞成“空洞”

2025-07-16 08:12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什么是风洞?相信很多人都觉得陌生。近日,南昌市启动航空风洞旧址修复工程,旨在还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在此建设的15英尺航空风洞的历史风貌,弘扬“航空救国”精神。然而,这一驱动国之重器的“幕后英雄”、承载中国航空工业早期奋斗史的重要文化工程,在网络平台上没激起几朵浪花,成了公众认知的“空洞”。同一时间,娱乐八卦、快餐式“爽文”却动辄百万阅读量。科技资讯为何不敌“爽文”?正能量如何才能澎湃大流量?

  风洞无声,却关乎国之重器的诞生。从刺破苍穹的歼击机到国产大飞机C919,从高速飞驰的高铁到翱翔太空的航天器,每一项重大突破都离不开风洞的反复试验与数据支撑。可以说,没有风洞,就没有现代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世界领先的JF-22超高速风洞,其科研意义与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可现实是,这洞开未知世界的惊世激波穿不透信息茧房,足以塑造飞行器的超级飓风也没能掀起“流量池”中的一点波澜。症结何在?非因风洞无形,实乃认知“空洞”和价值偏差。一是部分公众对科技资讯兴趣不大,不知“风洞”为何物,更不了解国之重器的价值。二是平台推流机制乐于追逐即时热度与感官刺激,科技信息反被置于边缘。三是硬核科技没有以更生动的方式敲开大众心门。

  当“风洞为何物”尚为疑问,“风洞何其重”又怎会被理解?南昌风洞不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遗址,而应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科学与大众的桥梁。只有想方设法让科技成为网络热搜、平台榜首,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才能避免风洞沦为“空洞”,持续推动科技正能量澎湃民族复兴的大流量。

  (全媒体记者 刘小荣 胡武龙)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