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种以婺源命名,外表呆萌酷似“毛绒小团子”

2025-07-27 19:47 阅读
婺源森林鸟类保护区

2025年7月15日,以新物种描述及分类修订和模式标本研究著称、SCI收录的分类学界重要平台《生物钥匙》(ZooKeys)期刊发表文章,介绍了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的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婺源合跳蛛形似蚂蚁,体长2.5—3.1毫米,雌蛛较雄蛛体色暗,背甲红褐色到黑褐色,腹部长卵形,雄蛛背面具明显的反光鳞毛,雄蛛触肢器后侧胫节突指状,背侧突牛角状,顶突V形,与其它合跳蛛区别明显。研究团队通过形态特征鉴定确认该物种为未记录的新物种,并根据发现地点将其命名为婺源合跳蛛。

婺源合跳蛛(雄性) 吕晓婷拍摄

婺源合跳蛛(雌蛛) 张炯行拍摄

新发现的婺源合跳蛛简直就是从童话里蹦出来的小可爱!它顶着一颗圆滚滚的“巧克力豆”脑袋,上面嵌着两粒乌黑发亮的“糖豆大眼睛”,眨巴眨巴地闪着好奇的光。毛茸茸的身体像裹着焦糖色的小绒毯,八条细长的腿自带渐变色特效——从暖暖的橙黄到俏皮的棕红,关节处还点缀着萌萌的小深色斑点,活像穿着条纹袜的小短腿。

婺源合跳蛛(雌蛛) 张炯行拍摄

婺源合跳蛛(雌蛛) 张炯行拍摄

犯规的是它总爱举起前腿摆出“投降”姿势,圆鼓鼓的腹部随着动作一颤一颤,像颗裹了芝麻馅的糯米团子。有时候会突然歪着脑袋盯着你看,蓬松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晕,仿佛随时会“啾”地一声蹦到你手心撒娇。

婺源合跳蛛(雌蛛) 张炯行拍摄

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近20万亩的中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完整的生态系统为物种分化提供了理想条件。从2024年开始,保护区联合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物种多样性调查,此前已发表以全球极危鸟种蓝冠噪鹛命名的全球蜘蛛新种蓝冠短尖蛛。婺源合跳蛛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保护区存在特有蜘蛛类群,扩大了合跳蛛属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对研究东亚跳蛛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外业工作照片 俞月明拍摄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