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怒涛·抗战烽火|南昌会战
1939年3月,鄱阳湖畔的吴城要塞被笼罩在硝烟中。日军10多万兵力如黑云压境,坦克履带碾过初融的春泥,飞机轰鸣声撕裂赣鄱大地的宁静。
武汉会战后,日军虽占三镇,却未能动摇中国军民的抗战根基。3月17日上午,日军进攻吴城、涂家埠方向,中国军队第三十二军等部依托残破工事,以血肉之躯迎击日军立体攻势。战士们单衣赤足踏冰作战,在稻田与丘陵间构筑防线,三昼夜血战后终因弹尽粮绝撤退。3月27日,日军深夜入城,南昌沦陷。这场日军发动攻占南昌的作战历时11天,日军伤亡1.3万人,中国军队伤亡10万余人。
南昌失守后,中国军事当局下令调动第一、第十九、第三十二军共5万兵力,兵分三路进行反攻。在地面部队出动前,中国空军于4月20日轰炸南昌城郊新飞机场和赣江上的日军舰艇。4月22日,中国军队开始全线反攻,左路指向靖安、奉新,中路指向高安,右路指向南昌。4月26日,中国军队击退岗下、胡村、佛塔日军,并攻入城郊新飞机场。此后,双方展开连续6天的激烈拉锯战,中国军队反攻遇阻。
5月2日,第二十九军军长陈安宝率部进攻南昌。5月6日,日军以密集炮火和轰炸机群助战,陈安宝部伤亡惨重。危急关头,军长陈安宝、军参谋长徐志勋、第二十六师师长刘雨卿带领军部警卫排与日军拼杀,战况极为惨烈。陈安宝在督战途中壮烈殉国,刘雨卿也身负重伤。5月7日,新编第十一师一部一度攻入牛行车站,但因后续部队未及时跟进,得而复失。
5月9日,中国军事当局下令停止反攻南昌。中国军队撤到抚河东岸,扼守抚河东岸与梁家渡一线,与日军隔抚河相峙。这场历时18天的反攻南昌作战,日军伤亡1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8146人。中国军队虽未能在防御中守住南昌,也未能在反攻中夺回南昌,却如惊雷震碎日军“速胜”梦,世界看到中国军队主力未被击溃,民族意志未被摧垮。
南昌会战,见证着中国军队从单纯防御到攻势防御的战略觉醒——反攻南昌虽未成功,却是抗战中首次战役级主动出击,如暗夜闪电,照亮持久战方向。如今,赣江边,重建的牛行车站成为市民旅游打卡地,往昔冲锋号角隐入市井喧嚣。洪都机场跑道虽然褪去军事功能,但中国空军划破天际赴抗战一线的飞翔记忆仍被延续。南昌县瓜山的“白骨坑”、向塘的“万人坑”畔,青草抚平伤痕,生命在铭记中生生不息。沉默的地标承载着血色记忆,提醒后人铭记侵略屈辱与抗争壮烈。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康春华 实习生 郭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