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煲都”的另一面:黎川人如何“抢下”全国办公家具半壁江山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朱亮 全媒体记者欧阳兴、实习生余琴报道:赣地灵泉润物功,千家木色出山蓬。在办公家具行业舞台上,黎川人正上演一场令人惊叹的逆袭传奇。
遍布全国的黎川人创办家具企业超过3000家,年产值超1000亿元。在全网电商平台,排名前50名的电商家具企业中,半数以上由黎川籍家具人经营。
在外混的“风生水起”,如何把办公家具产业引流入县,这是黎川多年前面临的一道难题。
“小家具”撬动“大产业”。从最初的零星探索到如今的产业集群,办公家具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
为什么是黎川,赣东一个不起眼的小城?
一
(图片来源:黎川县政府网站)
在赣闽交界的武夷山脉怀抱中,有一座小城——黎川。
作为“中国陶瓷煲都”,黎川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江西板缘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板材压贴生产车间内,智能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作,一张张达到“零甲醛”标准板材,缓缓走下生产线,成为绿色办公家居的优质基材。
这是黎川的另一重标签——办公家具产业。
它的故事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也激起了黎川人外出闯荡的豪情壮志。
那时,家具行业正展现出蓬勃生机,一批黎川人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商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创业征程。
一把办公椅、一块屏风隔断、一张台面,都是这批创业者梦想的开始。从最基础的办公家具生产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市场的精准洞察。最初,产业以粗放式增长为主,企业规模小,产品也多以模仿为主。
然而,这批人并未安于现状,学习先进技术,引进数字化设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在发展过程中,“师傅带徒弟、亲戚带朋友”的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传承与拓展氛围。
勤奋和努力,让这些创业者闯出了一番名堂,这座小城很多人的命运由此改变。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黎川人创办家具企业超过3000家,年产值超1000亿元,并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成品、包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在电商领域大放异彩。在全网电商平台,排名前50名的电商家具企业中,半数以上由黎川人经营。
“宝宝们,这款实木老板桌配备USB接口、智能插座和LED灯带,铝合金包边工艺精湛……”在江西圣黎家具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主播热情推介着产品。目前,该公司组建了一支50人的跨境电商团队,涵盖直播运营、3D设计、品牌推广等全流程。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与坚守。
二
(图片来源:黎川县政府网站)
这些创业者在外发展得“风生水起”,让黎川既喜又忧。
喜的是,办公家具产业已闯出一片天地;忧的是,如何将这股产业“活水”引流入县。
筑巢引凤,方能留企兴业。
然而,地域差距的现实却如同一座大山横亘在前。交通网络不够发达,信息流通不够顺畅,产业配套不够完善,每一项短板都考验着黎川招商引资的智慧与决心。
办法总比困难多。黎川县投资30亿元打造黎川家具产业园,集生产、研发、物流、会展、电商于一体,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便利。6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以低于成本价租售,三年免税政策更是诚意满满。
基础硬件到位后,就得打好“感情牌”。
利用节假日,黎川深入开展“三请三回”“双返双创”活动,给足政策,吸引承接一批科技含量高、行业引领强的家具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落户。这种“厂房成本价供应,政策红利全覆盖”的招商模式,让在外漂泊的黎川籍家具企业家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希望。
以“问题导向”为突破口,打破地域桎梏、化劣势为优势,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江西奥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朱姓负责人表示,2020年8月落户黎川家具产业园,仅3个月就实现投产。从德国、意大利购置了2条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产能较传统生产线提高了3倍,用工成本降低了50%以上。去年,公司业务增长近10%,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面对产业配套不足的短板,黎川县没有止步于“筑巢引凤”,而是以“智能+康养家居”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加强校地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培育本土工匠,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家具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质变。
举例来看,江西圣黎家具有限公司投入800万元用于研发,成功推出“智能升降办公桌”系列,该系列产品可根据用户身高和使用习惯自动调节高度,获得多项国家专利,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三
(图片来源:黎川县政府网站)
站稳脚跟后,黎川办公家具产业并未安于现状。
锚定内外互通、品牌破圈的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奋勇前行,不断壮大。在全球化与区域协作的大背景下,黎川深知“独木难成林”的道理。
大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型家具展会。江西奥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展会平台,在2024年成功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出口订单量同比增长15%,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另一方面,建立产业联盟,定期组织企业赴外省学习考察,开展技术合作与订单共享。2024年,黎川家具企业与浙江、广东等地的5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实现订单共享金额超2亿元。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订单渠道不断拓宽,市场版图持续扩张。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黎川县举办了首届“黎川家具品牌文化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参与,活动期间,黎川家具品牌曝光量超1亿次,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0%。如今,“黎川办公家具”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从简单的模仿制造,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黎川办公家具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转身。
一张老板桌,催生了一个产业,撑起了一域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如今,黎川家具产业园已正式入驻家具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1.7万人,年产值达38.6亿元,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中国陶瓷煲都”之外,黎川已经有了另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