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江西疾控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要点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蚊媒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和皮疹。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
二、基孔肯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基孔肯雅热在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它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花斑蚊)叮咬而传播。当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3天后,再叮咬人时,被叮咬者可感染。
三、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一定会感染吗?
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以后,人就被感染了。
病毒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发育达到一定量时,会释放到循环系统,器官就开始反应,最快1~2天后将陆续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
四、怀疑得了基孔肯雅热该怎么办?
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应主动告知接诊医生。因为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一旦确诊,要积极配合医院做好防蚊隔离治疗,并主动配合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调。
目前,尚无治疗基孔肯雅热的特效药,临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
五、居民要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1)清积水:蚊子老巢一锅端!
室内:水养植物应每3~5天彻底换水,并冲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定期检查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等隐蔽处防止积水。
室外:天台、庭院内的花盆、废弃瓶罐等容器应及时清理,闲置容器应倒扣放置,储水容器如水缸应加盖,废弃容器彻底清除。空调冷凝水应及时排净,废弃轮胎在底部打孔或避免露天放置。
(2)灭成蚊:物理化学双管齐下!
黄昏狙击战:在蚊虫活跃高峰期(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使用发烟灭蚊片或全屋用杀虫气雾剂。先关闭门窗,施药后人员离开,30分钟后再开窗彻底通风后方可进入。
高科技助攻:蚊虫较多区域,可配合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灭蚊工具,蚊子来一个“电”一个!
(3)防叮咬:穿衣驱蚊有讲究!
穿衣法则: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
驱蚊剂:选含有避蚊胺、埃卡瑞丁、柠檬桉油等活性成分的。
居家神器:安装纱门、纱窗(纱窗喷杀虫剂效果翻倍),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适合婴幼儿和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