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赣鄱先锋|真心换信任 霞光暖万家
原标题:
真心换信任 霞光暖万家
——记修水县义宁镇濂溪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邓红霞
笑容温暖真挚、语调亲切明丽,这是修水县义宁镇濂溪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邓红霞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也是她日常面对群众时“用真心换信任”的为民服务模样。
2014年深秋,怀揣着对社区工作的憧憬与使命感,邓红霞以新人身份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路走来,邓红霞从生疏到娴熟,从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到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她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步履不停。11年来,她像一束霞光,让人温暖,让人心安。
解题人——
精准对接好群众需求
濂溪社区地处城区中心地带,辖区内商住小区、商贸市场、散居楼栋多,服务需求不一。如何破解商住混合、人口结构复杂带来的治理难题?邓红霞有着自己的理解:只有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多方力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才能让暖心服务照亮寻常百姓家。
基于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细化服务需求,在邓红霞的带领下,该社区打造“红色客厅”党群服务站4个,推动成立小区党支部4个、党小组12个,以党建引领为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小家电坏了,常常不知道到哪儿修。现在志愿者为我们义务修理,解决了我们的烦恼。”居民对社区组织这样的公益活动给予好评。
义诊台前、义剪区里、义修摊位上,随处可见“红马甲”活跃的身影。为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邓红霞组建社区“能人库”,吸纳水电工、医生、律师等各行业志愿者56名,发挥“帮帮棒”志愿队优势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2024年以来,社区开展各类特色服务62场次。
“小区里没有歇脚说话的地方,大家平时只能坐在小区门口马路牙子上拉家常,车来车往很危险。”在一场社区“板凳会”上,老人们的话被邓红霞牢牢记在了心里。她立即对接共建单位和职能部门。不久后,一座名为“福满亭”的休闲凉亭在小区中央拔地而起,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这是邓红霞推动完成的365个群众微心愿之一。
此外,邓红霞还推动社区建立“人大代表进网入户”机制,通过“家庭点单—社区派单—平台领单—代表评单”工作法,真正把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暖心人——
用心用情解决居民大小事
邓红霞的民情日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的大事小情。2022年底,她发现可通过大数据平台排查群众异地接种新冠疫苗情况,于是想到辖区内低保户张阿姨曾提到大儿子陈某在外务工,与家人失联13年,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儿子。抱着希望,她连夜通过平台查询,发现陈某在广东某地接种了疫苗,她迅速向社区当时的共建单位县公安局报告这一情况。
“找到了!真的是他!”当视频接通那一刻,屏幕两端,母子泪如雨下。张阿姨颤抖的手指反复触摸屏幕上儿子的脸:“儿啊……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跨越十三载的“云端团圆”,让在场的人热泪盈眶。社区干部感慨:“邓书记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我们小区住户比较多,但是缺少公共健身器材,想要锻炼只能去周边小区、公园蹭设施。”接到水木清华小区居民反映后,邓红霞立即向有关部门了解健身器材样式及报价,并与网络商家比价。第二天,邓红霞和物业企业一同在小区察看,经过实地研究和讨论,规划出合理的健身场地。
不久后,在共建单位和社区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健身器材陆续安装使用。“现在一出门就能锻炼身体,邻里之间也多了一处沟通交流的场所,很方便!”小区居民有说有笑地锻炼着,一旁的孩子们嬉笑追逐着,一派祥和温馨景象。
创新者——
让群众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2024年10月10日,秀水家园小区热闹非凡,56名八旬老人头戴寿星帽,一起欢唱着生日歌。老人们对这次“庆重阳”活动赞不绝口:“蛋糕甜到了心坎里!我们老人的需求能被看到、被重视,很是欣慰。”
邓红霞通过党建共建机制将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社区支部+网格单位+物业企业+业委会”联动格局,创新采取各小区轮流主持的形式开展文化联谊、公益集市、文体竞技、集体生日等活动,让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我不太会,能不能教教我?”“左右分别插入一块薄片,两边对准盖上帽套就做好了。”7月31日,社区活动室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正低头认真做着手工产品,社区干部在一旁耐心指导大家。
针对辖区内陪读家长、带娃宝妈等闲散劳动力比较多的特点,邓红霞引进手工艺项目进驻网格小区。居民黄大姐在活动室里边做手工边笑道:“带娃赚钱两不误,每月零花钱有了着落。”
休闲凉亭里的笑声、民情日记本里的冷暖、“庆重阳”活动上的歌声……每一帧都是民生画卷的动人笔触,更是邓红霞用初心使命绘就的居民生活幸福底色。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瑛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