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一个改变,脂肪肝好转了!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

2025-04-07 19:14 阅读
人民日报

不少人体检查出了脂肪肝,想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来改善,但有时候效果甚微。或许可以试试晚餐吃早一点,这个改变真有助改善脂肪肝。

01
 
晚饭一个改变,脂肪肝好转了

 

2024年,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细胞代谢》期刊发布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每天下午5点至第二天上午7点不吃东西,可改善脂肪肝。这种改善与肠道中瘤胃球菌有关。

研究招募了19名脂肪肝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饮食方案:

参与者只有在每天7点到17点,这10个小时内可以吃东西;从1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不再吃任何东西。研究人员发现,4周后,这样的饮食调整改善了参与者的肝损指标,更改善了脂肪肝。比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降低了,肝脏脂肪变性指数(HSI)、甘油三酯(TG)水平、体重指数(BMI)也降低了。
 
由此可以看出,条件允许的话,把吃饭时间控制在17点之前;对上班族来说,晚餐时间尽量早一点,对身体更有益处
02
 
晚饭经常吃太晚,对身体有害

 

总是习惯晚餐吃太晚、喜欢吃夜宵、晚餐不规律,对身体的伤害不止一点点。

 
1. 不知不觉变胖
 
晚餐食用过迟过饱,加之夜间运动量少,会导致人体消化吸收不完全,代谢产生能量过多,从而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2. 血压可能变高
 
2019年刊发在《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晚上8点以后吃得较多的人,舒张压会升高。研究者提醒,晚餐需要早点吃,且在全天摄入食物热量中所占的比例应减少,这样才能降低心脏病发生风险。
 
3. 容易影响睡眠
 
晚餐吃太晚或者习惯吃夜宵的人,往往有晚睡的习惯,晚睡对身体健康无益。此外,如果刚吃完就睡觉,肠胃被迫“加班”,会影响睡眠质量。
 
4. 心情容易不好
 
经常不按时吃晚饭,难免会产生饥饿感,容易导致心情的不愉悦。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久了,会出现体力不支以及精神无法振作等问题。
 
5. 肠胃会不舒服
 
一些人习惯在晚上9点、10点才吃饭,吃过饭后马上休息。这会导致食物在身体内消化得不够充分,容易得胃炎、溃疡病这样的疾病。
 
6. 血糖可能不好
 
一顿适时、适量且营养均衡的晚餐,除了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还可以支持夜间细胞修复与激素调节,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无论是过早还是过晚进食,都会打破营养吸收的平衡,长期如此,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就可能会出现异常,从而提升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03
 
晚饭早点吃,对健康更有好处

 

许多人因工作、运动等各种原因选择提前或推迟晚餐时间,甚至不吃晚餐。然而,作为一天中的最后一餐,晚餐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

医疗专家介绍,晚餐的最佳进食时间为17点至19点之间。这一时间段既保证了与午餐的合理间隔(约6小时),也为晚餐后的消化和夜间休息预留了充足的时间(至少睡前4小时不再进食)。如果条件允许,在20点之后尽量避免进食,从而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代谢晚餐的摄入。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所在的地区也不同,无法硬性要求晚餐进食时间,但还是建议晚餐最晚在睡前4小时左右食用,这样对身体健康比较有利。

2023年《自然通讯》曾刊发一项研究,晚餐每延迟1小时,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8%。具体来说,与20点前吃晚餐者相比,21点后吃晚餐者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28%
 
如果你平时晚餐吃太晚,可以稍微提前一点。有研究发现,同样是在8小时内进食,较晚进食(三餐时间分别为13点、17点、21点)与较早进食(三餐时间分别为9点、13点、17点)相比,前者更易诱发肥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