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施琅墓被曝成“放牛场”?福建惠安官方回应
日前,有博主发视频称,位于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施琅墓成“放牛场”,草坪上随处是牛粪,引发热议。对此,5月19日,当地回应称,已督促整改,将加强管理。
视频画面显示,施琅墓园的草坪上有多头牛在活动,该博主还发出疑问:此处是文保单位,怎么会有那么多牛,草坪上随处是牛粪,视频发布后引发热议。

博主发视频称,施琅墓有牛在活动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23年,就有博主发布现场探访视频称,施琅墓成为放牛场地,有不少牛在活动,并形容为“貌似养牛场的墓地”。

2023年,就有博主发视频形容施琅墓“貌似养牛场”
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惠安县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施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惠安县黄塘镇虎窟村西北500米处,是福建省唯一的皇帝连颁三旨谕祭的历史名人墓葬。
文中还介绍,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晋江人,清代海军名将,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三十五年卒,钦赐祭葬,谥襄壮,加赠太子少傅、光禄大夫。
5月19日,大皖新闻记者就此联系了属地黄塘镇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此事已有处理,具体情况可向县里有关部门咨询。
随后,记者联系了惠安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表明来意后,工作人员表示,涉及文物,是在县博物馆职责范围内,建议记者向对方了解情况。
惠安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大皖新闻记者证实,施琅墓确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称他们已关注到博主发布的相关视频,及时进行了处理。
该工作人员介绍,施琅墓所在地是两地交界处,周边村民有时候会将牛羊放进去。此前属地镇政府就聘请了人员,24小时值班,遇到此类情况也会及时劝阻。针对博主反映的问题,他们已督促属地镇政府整改到位,村里也多次找村民进行了沟通,接下来将加强管理,“这种问题肯定不会让它再发生。”该工作人员说道。(记者 韩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