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订单火爆!来解锁制冰厂的“冻”力密码
今年,河南的夏天似乎格外漫长。半个多月前,郑州市气象台就曾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本周周初,郑州再迎高温天气,近几天最高气温达39℃、最低气温也高达30℃。郑州今年的高温日数已经打破了当地全年高温日数历史纪录。
高温肆虐下,制冰厂进入超负荷运转,几十、上百公斤的工业冰块被送往城市各个角落,建筑工地、煤矿井下,以及生鲜、水产市场,甚至包括校园教室,给人们送去阵阵清凉。“制冰厂”是怎么运作的?
凌晨5点,制冰厂车间里两台航吊机在制冰池上来回移动,把结满冰碴的金属冰槽从冷冻池里吊起。白雾伴着寒气散开,冰槽浸入常温水池脱模,水面泛起细密的气泡,冰块在模具里松动。整槽冰倒扣在翻滚架上的瞬间,硕大的工业冰接连砸向地面,水花飞溅。
24岁的安泽东是这家制冰厂的负责人,今年入夏时刚和哥哥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一大摊活儿,没过多久,郑州的高温红色预警就不期而至。
安泽东介绍,他们的冰块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块100kg,另一种是一块50kg的工业降温大白冰。现在,他们早上5点到12点是一个班,下午3点到晚上8点是一个班。制冰速度基本上是固定的,冰块是48小时低温慢冻。今年的出冰环境比往年更热,他们的装车速度也要更快一点。他们的冰块没涨价,200斤的冰块价格还是30元左右。
冰池中,冷冻盐水24小时不停地翻滚着水花。一墙之隔的户外热浪袭人,大型冷藏车、依维柯、小箱货,几十辆货车队伍已排到百米开外。
出冰口前,工人们争分夺秒地搬运冰块,穿梭于冷库与货车之间,一块块沉重的冰块被推上传送架,再顺着轨道快速滑入车厢。安泽东介绍,工人负责从制冰池吊到脱模机,从脱模机倒出来再运到车上。一个工人现在平均下来一天在300多块,将近400块,一天就要生产2500多块。
高温天气下,最棘手的还是遇到冰块没冻到位的情况。100公斤的大冰块,冻到一半,只有四周冻实了。
安泽东介绍,现在需求很大,产能已经跟不上趟了。他已经跟客户讲过冰块有点空心,但顾客还是要冰块。现在工厂和客户都在跟时间赛跑,只要冰块能冻出来,他们就会赶紧和客户沟通。
按照这一个月来的生产节奏,每天上午6点前,当天冻出来的冰就基本全部分发完,剩下的订单就只能动用库存冰——去年冬天冷库里存了将近12000块冰,仅仅半个多月,它们就被消耗光了。
气温在持续升高,这些晶莹的立方成为这座城市对抗酷暑的重要物资。安泽东记得,刚入夏时,制冰厂的客户主要还是传统的海鲜市场和果蔬商贩,冰块多用于食品保鲜;而七月后,工厂、物流、工地降温用冰的需求暴增起来。
安泽东介绍,产能确实已经跟不上了,他不能保证每一家的量都像报的单子那么多了,基本上要保证每个客户都有冰块能用,让建筑工地能用上冰块。因为现在作业很容易中暑,建筑工地里面的工人就把冰分成小块,送到他们工作场地里,再把冰放到风扇前,吹着自己;他们还把自己的水杯放到冰上,给水杯里的水降温。每天早上师傅都说,最希望见到的就是他们的运冰车,冰一来,他们就感觉今天就会凉快一点。
对于刮大白的工人孙国友来讲,几乎每年夏天都是最忙的时候,然而今年的高温让施工进度大大拖延,平时七八分钟就能完成的工序现在要花二十多分钟。室内的工地像个蒸笼,好在安泽东把冰及时送来,缓解了这无处躲藏的闷热感。
一块完整的100公斤冰,能维持近9小时不化完。这份难得而持续的清凉,也被更多客户渴望着。
安泽东说,除了迫在眉睫的降温刚需外,今年景区的用冰量需求也在明显增加,制冰厂开发了透光度更好的高透冰,还根据客户不同使用场景推出个性化定制的水果冰、鲜花冰等等。这类冰块一般用于文旅上,冰块不仅好看,还能让人在景区里参与互动。现在高透冰和定制水果冰占到他们厂销售额的1/3,订单量非常大。
次日的订单总是很快就摆在眼前,安泽东一边发愁生产进度,一边也惦记着工人的身体。安泽东表示,工人也非常累,接下来也要持续招人,保证工厂最基本的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