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肝病,正在侵袭年轻人

2025-07-29 20:52 阅读
科普中国

过去,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善,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在近十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我国摘掉“乙肝大国”帽子

以前,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曾高达10%。另外,像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这两种经消化道传染的肝病,曾在我国有过区域性的大流行。还有丙型肝炎,这种以输血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肝脏疾病,以前在我国也非常多见。

乙肝病毒不仅会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容易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少部分转变为肝癌患者。因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人谈“乙肝”色变,甚至会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和生活。

但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个提到肝炎人人自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虽然还没有针对乙型肝炎的根治性药物,但疫苗防疫是个有效的突破口。2001年,国家下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通知》,将乙肝疫苗纳入全国儿童计划免疫范围,新生儿出生当天就可以免费接种,这使得新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大大减少。到今天我国人群整体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经下降到6%,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

另外,随着卫生状况的改善和甲肝疫苗、戊肝疫苗的上市,这两种消化道传染病也被有效地控制。

对丙型肝炎来说,虽然还没有研究出相应的疫苗,但是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丙肝病毒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服药三个月就可以让丙肝患者得到痊愈,所以丙型肝炎也不再是一个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公共问题。

小心脂肪肝

以前走进肝病科,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多,现在走进肝病科,得脂肪肝的人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肥胖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威胁。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脂肪肝这种曾经的“富贵病”逐渐变成了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目前中国人的肥胖发生率能够达到50%以上,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率也在30%~40%。

脂肪肝就是因为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从而导致的代谢性肝病。脂肪肝的成因和肥胖的成因是完全一致的。

当人体的营养过剩,或者体力活动较少时,能源物质就会以脂肪的形式被储存起来,以备将来食物缺乏时慢慢使用。这些储存在人体内部的脂肪,除了分布在皮下、腹部、臀部等外周组织外,更多的会被储存在肝脏这个可以称得上是“近水楼台”的营养物质直接处理器官中。因此,脂肪肝会同肥胖相伴而行。

小心酒精肝

除此以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群也在逐渐增多。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一类致癌物,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酒精(也就是乙醇)进入肝脏之后,会在肝细胞里的线粒体内被氧化,先变成乙醛,又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再次被氧化变成乙酸。

我们喝的酒越多,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氧化反应越多,线粒体就会受到越多的损伤。多次损伤之后,线粒体里的酶(就是所谓的转氨酶)就会被释放出来,进入血液,最后导致抽血化验时肝功异常。

日常护肝 注意这两点

控制肥胖

得脂肪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吃得多,运动少”。如果没能有效控制肥胖,会诱发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而且脂肪肝治疗不及时也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不像心脑血管病那么好治,现在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靠减肥!

控制饮酒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酒精会导致肝脏损伤,是可以作为肝硬化、肝癌的单独病因而致人死亡的。因此,戒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肝脏养护方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