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江西年

2025-01-22 11:09 阅读
当代江西
农历乙巳蛇年将至。眼下,满街满巷都是浓浓的年味。小巷里,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喜庆的歌曲声声入耳,整个城市从冬日的沉寂中挣脱出来,正在迎接岁末年初的狂欢。

迎新意味着辞旧,意味着烟火璀璨,意味着新年胜旧年。在满满的祝愿里,年味,永远是我们最期待的味道。

江西的年味里藏着哪些不容错过的舌尖美食?哪些特色菜肴是你记忆中的专属味道?

冬笋炒腊肉。

 

冬笋与腊肉的美味情缘

 

提到冬笋,一定要先说腊肉,因为冬笋炒腊肉几乎是江西年味里最不分区域的一道灵魂菜品。

进入腊月,腌腊肉、灌香肠、熏晒腊味,是江西老表家家户户必备的年事。将腊肉、熏肉、板鸭用细盐揉搓阴干后,系上细绳挂在墙头,待冬日暖阳将它们晒成红褐色,诱人的醇香便在此间散发。

走近南昌老城中心的小巷,那些倒悬的树枝和露台窗口,高高挂起了一排排的年味,人们围坐在院子一角拉家常、织毛衣、晒太阳,这是腊月里最寻常的景象。

各种腌制美食不仅是一种乡土气息的延续,更是代代相传的年味。人们用腊味迎接寒冬,也用它酝酿新年的喜悦。它们就像江西人的性格一样,朴素、隽永,又长情。

山清水秀、丘陵遍布的地理环境,让冬笋成为遍布江西的一道山野珍馐。江西人爱吃冬笋,几乎每家餐馆都会做冬笋炒腊肉。在江西人看来,冬笋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时节的风物,更是舌尖的珍品。

立冬之后,藏于泥土之下的冬笋悄悄生长,蕴藏着山野竹林深处的灵气,带来对生的期许和对春的憧憬。这时的冬笋个头大、质地嫩。

剥皮切片,用温热的盐水去除涩味,掌握切刀的力度,腊肉和冬笋都要切得厚薄均匀。腊肉得先油锅爆香,再将冬笋入锅一同烹炒,晒干风化的腊肉香气四溢,鲜冬笋清新可口,再搭配红辣小米椒,只需简单爆炒,便已醇香四溢。

当腊肉的油脂恰好压住了冬笋的青涩,笋的鲜脆又中和了腊肉的腌香,这种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直攀鲜味高峰,令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会吃的苏东坡早就认证过冬笋的美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清代最懂美食的老头李渔也说过,“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而至美所在,只在一个“鲜”字。

李渔还说:“素宜白水,荤用肥猪。”除了冬笋炒腊肉是荤素搭配中的灵魂伴侣,还可以有冬笋煨火腿、冬笋炖排骨、冬笋板鸭豆腐……山野间的这颗笋,似乎就是为成全味蕾而生。

美食的背后藏着的是对新春的满满期待。若要评选江西年味的首选菜品,考虑到地域风味的普遍性,冬笋炒腊肉必定榜上有名。

香喷喷的炒年糕。

年糕里的软糯鲜香

 

再没有一种食物比吃年糕更有过年的气氛了。老话说,“新年吃年糕,日子步步高”,这寄托了人们美好心愿。年糕飘散的软糯米香,是满含亲情、象征团圆、融入记忆的味道。

黄元米果是赣南客家人过年必备的食物,赣南土话叫它“年糕”,当地有“不打米果不过年”的说法。早在明朝正德年间,米果就被列为皇室贡品,其中以赣县田村黄元米果最为有名。

黄元米果的做法颇为复杂,必须先准备好当年秋收的大禾米、天然色素黄栀子、石臼和细直的捣米木棍。一切准备就绪,将添加了天然色素黄栀子的大米煮熟,让大米色泽如蛋黄般油亮好看。

这时候再将大米倒入石臼,用专用的木棍不断捣腾。木棍通常用山茶树干制成,山茶树生长周期长,木质坚硬富有韧性,和石臼一样,一副好的木棍是一个家族做米果的宝贝。经过木棍不停捶捣的米饭变得极富韧性,称为“糍”,这也是黄元米果口感劲道的原因。

正月初一赣南不少家庭喜吃素,将黄元米果切成厚片加上香菇、青菜煮上一锅,就是简单的美味早餐。把片状米果油锅爆炸,再撒上豆粉或白糖,又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

除了黄元米果,弋阳年糕也是江西的年味一绝。正宗的弋阳年糕,也有一个手打的过程。打年糕,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如今也是一种节日的仪式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年糕作为上饶人喜爱的传统美食之一,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做法是鸡蛋或肉丝炒年糕,很多人喜欢在泡饭或熬粥时放入几块,让年糕在米汤中慢慢变软。三餐与四季,简单又营养。

如果想要口感更加丰富一些,可以选择青菜肥牛煮年糕。将年糕与各式蔬菜、肉类同煮,味道更加鲜美。当然如果要在年夜饭上“露一手”,年糕烧螃蟹是不容错过的一道硬菜。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豆瓣酱辣椒油和老抽要完全融入蟹肉与年糕中,当浸润着香辣蟹汤的年糕送往嘴里,一口下去,浓郁的豆瓣酱裹挟着蟹肉,香味在唇舌间荡漾,轻轻吮吸一口蟹肉,再来嚼一块年糕,鲜辣的汤汁淌过唇齿间,留下无穷的糯香。

一道百姓餐桌上的年糕,就像这寻常日子,简单的食材,简单的烹调,简单的搭配,就能释放出抚慰人心的味道。这是食物带给人的慰藉,也是生活蕴藏的哲学。

清炒菜柳。

 

一盘菜柳胜过珍馐美馔

 

中国人总是强调荤素搭配、浓淡相宜,这既是养生之道,也是处世智慧。大鱼大肉容易腻乏,需要时蔬调和味觉。这时,怎么能少一盘青菜柳。

菜柳俗称“菜尖”或“菜心”,是菜园子里常见的菜品,据说在嘉庆年间已是“山野遍种之”。这种蔬菜好生存、易丰收,随便一炒就是去油解腻的下饭菜。

尤其过年的时候,大鱼大肉餐餐有,萧瑟的冬季,更显菜柳的珍贵。菜柳有红色和青色两种,常伴有米黄色的小花,一丛丛、一把把,炒起来爽口喷香。

在不少北方人心中,肉菜才算是硬菜,得堆满一桌才有排面。但在江西人眼里,哪怕再多荤菜,也要有几道时蔬才行,尤其是最后一碟冒着热气的菜柳端上桌,年味十足的宴席才算是圆满。

江西人对素菜口味的简约追求,只为了最大程度保留原味,清炒菜柳就是典型代表。宽油急火快炒,不过数十秒就能出锅,刚好断生的青菜柳没了青草般的涩味,只剩下齿间绽开的爽脆。拍颗大蒜、切点香菇,几种清香相互调和,口感更加丰富有趣。

当然还有一种花荤的做法——菜柳炒腊肉,即便是冬日腊味之王,也要在菜柳面前当配角。那一小把足够馥郁的腊肉丝,也只是为衬托红菜柳丝丝缕缕的香甜。

陈晓卿在《吃着吃着就老了》中说:“食物承载着记忆,见证着岁月,我们探索食物,其实都是在寻找自己。”

对于江西人来说,年味大概就是一种寻找与回归。尽管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人们总是在传承味道的过程中,把年味熬成浓汤,回归熟悉的自己。

年味是什么?是辛弃疾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是热闹的集市,熟悉的乡音,丰盛的美食;是孩子们拜年时洋溢的笑脸,是走亲访友时眼里闪烁的光亮。

年复一年,年味情浓。那份深藏在人们心中对团圆美满的向往,是一首古老而又长新的歌谣。有人慢慢吟,就会有人轻轻和。(作者:曾雅娴)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