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含量增加?语文新教材来了!涉及这些年级→
近日,央视网发布人教版语文教材新增一篇课文的报道,引起了许多家长对新教材内容的关注。
其实,这些改动并不算“新”,媒体报道的《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等课文去年8月就曾被媒体报道过。
很多家长都比较困惑,这两年怎么教材一直在更新?今年开学哪些年级哪些科目教材要改?
▲2024年小学一年级使用的新教材
多科教材上新
涉及小学和初中多个年级
教材要“焕新”的消息其实并非新闻。
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制定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2024年秋季学期,根据2022年新课标修订的新教材开始投入使用。
不过,当时并非所有年级全部使用新教材,而是有一个“三年计划”,先从各学科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换新,所有学科和年级在3年内完成替换。例如,像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等科目是一至九年级都有的,就从小一和初一开始用新教材,而物理是从初二开始学的,就是从2024年的初二年级开始换新教材。
去年成都的小一和初一的所有学科都用上了新教材,今年按照计划,9月要实现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焕新”,到明年则是义务教育所有年级都用上新教材。
新教材选用后,使用周期内一般不会中途更换。如果因为某些情况确实需要更换,原则上也会从起始年级开始更换,而上一次的课标还是2011年颁布的。之所以会产生“教材一直在变”,一是因为本次新教材还没更新完,二是因为媒体不同角度的报道。
资深语文教师点评:
新教材更注重时代性和思想性
对于家长们关心的教材改动问题,我们查询了官方网站,也向一些一线老师进行了采访。
以9月就要使用的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材为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官方平台上,依然还是旧版教材,我们通过其他渠道找到了“新教材电子版”。
经过对比,这些“新教材电子版”与央视网发布的教材截图基本一致。
▲网传新版教材(左)与央视网引用教材(右)
我们看到,《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出现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在旧版教材里,本单元的课文为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朱德元帅的《回忆我的母亲》,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和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而在新的教材里,除了《藤野先生》《美丽的颜色》保留外,另外两篇则换成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王宏甲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节选《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此外,在整本书阅读方面,必读书目由《昆虫记》换成《红岩》,同时删除《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等多部推荐书目。
据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语文中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杨静介绍,新教材有显著改动,但并不是简单的删减,比如《回忆我的母亲》被移入了七年级上,《列夫·托尔斯泰》被移入七年级下,而新增的《回忆鲁迅先生》是旧版教材的七年级下的课文。删改的部分篇目,大多出于内容衔接、篇幅优化等考量。例如新教材里《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紧接着《藤野先生》一文,区别于《藤野先生》的严肃风格,能让学生体会到萧红笔下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温情的一面。
▲旧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杨静认为,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很有时代意义。首先新增课文更贴合时代,像《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展现我国航天成就,《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弘扬科学家精神,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爱国情怀与探索精神。其次,将《红岩》纳入必读书目,有助于加强红色教育,让学生铭记革命历史。总体而言,新教材更注重时代性、思想性,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记者 张瑾 吕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