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江西经济半年报 看“大市勇挑大梁、小市彰显作为”

上半年,江西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以5.6%的增速跑赢全国。
亮眼数据的背后,得益于全省11个设区市同频共振抓发展——
从经济总量来看,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依然继续领跑,“大市”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GDP增速来看,鹰潭、抚州、宜春领跑,实现了6.0%及以上较快增速,全省共有8个设区市高于或持平全省平均水平。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如何在“半年稳”基础上拼出“全年好”?
江西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围绕全年目标聚力攻坚,大市勇挑大梁、小市彰显作为。
“排头兵”支撑有力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余小琴认为,从数据来看,上半年江西各设区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头部城市引领、中部城市竞逐、新兴力量崛起与部分城市转型承压的特征。
说起头部城市引领,那就不得不提江西经济前三强——南昌、赣州和九江,先来看一组数据——
上半年,南昌GDP达到了3712.62亿元,同比增长5.0%;赣州GDP为2423.87亿元,同比增长5.6%;九江GDP为1911.50亿元,同比增长5.6%。
三市上半年GDP相加突破八千亿元大关,接近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可见对全省经济增长有着“压舱石”的分量。

▲游客在南昌武商MALL顶楼的观景平台上拍照打卡,观赏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江西省美术馆等地标建筑。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王祺摄
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是江西各设区市中的“老大哥”。经济总量能保持较稳定的增长,离不开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打造网红城市,给南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8.04亿元,约占全省四分之一。消费市场涌动新潮,南昌“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加速融合,释放出了强大经济动能。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赣州,上半年也有不俗表现,以2423.87亿元的经济总量,牢牢占据江西“第二城”的地位。
作为江西的“南大门”,赣州是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尝到了产业转移带来的硕果。这一硕果体现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分别达到了8.8%和6.3%,均高于全省平均。
而作为江西唯一的通江达海城市,九江则以1911.50亿元的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增速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作为江西制造业大市,九江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住了基本盘、保持了向好态势。靠的是什么?
上半年,九江工业经济努力克服九江石化等重点企业停产检修的不利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虽然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质”的提升得到了体现。九江市拥有24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跑出加速度,积蓄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小市”有大作为
在江西,鹰潭、新余、萍乡和景德镇被称为“四小市”,无论从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与其他7个兄弟设区市均有差距。
“小市”也有优势,也能有大作为。
鹰潭的半年度数据,格外令人关注。数据显示,上半年鹰潭GDP为691.49亿元,同比增长6.8%。在“四小市”中,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增速,均排在前列。
不难看出,用主要经济数据来衡量,鹰潭上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必少不了产业的强有力支撑。

▲7月8日,位于鹰潭高新区的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一派繁忙景象。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劼摄
众所周知,这座赣东北小城,鹰潭的经济支柱一直是制造业,其中铜产业最为出名。在铜产业的带动下,鹰潭孵化出一批物联网、绿色照明、大健康、眼镜等新兴优势产业。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上半年,鹰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全省排名第二。2025年度全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发布,鹰潭23家上榜,位居全省第一,入选数量占比全省12.4%。2025年一季度技改投资增长9%,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4.2%。
无论工业的强势增长,还是数字化转型的结构优化,这些积极变化,使得鹰潭走稳了自己的步调,更指向了一个令人期待的下半年。
在“四小市”中,与去年全年相比,新余今年上半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67.3%,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在“小市”大作为中找到了独特的发展路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
以实干担当重任,以实绩彰显作为。
围绕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这一目标,上半年,萍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实属不易。《2025年萍乡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出台,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使命。“千年瓷都”景德镇,吹响了奋起直追的号角。
“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打好主动仗、闯出新天地。”在8月4日召开的景德镇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就扎实做好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半年是夺取全年胜的攻坚拔寨期,全市上下要锚定全年目标任务,抓重点、攻难点、破节点、出亮点,奋力拼搏、以丰补歉、进位赶超。
“中流砥柱”齐头并进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房子有顶梁柱,才能扛得住重压、经得起风雨。除了“四小市”和排名前三的“排头兵”,剩下四个设区市就是江西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上半年,从GDP增速来看,抚州为6.2%;宜春为6.0%;上饶为5.9%;吉安为5.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数据显示,四个设区市呈现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这不仅是数字的喜悦,更是“稳”得有根基、“进”得有举措的生动实践。
长期以来,在江西经济版图上,抚州是个不太起眼的存在,主要发展指标排名长期处于“八九不离十”的尴尬位置。
然而,“小透明”逆袭,交出了最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经济总量达1085.92亿元,以6.2%的增速居全省第二。
唯有打破“旧思维”,才能闯出“新天地”。

▲在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某智能工厂,工人在智能化生产车间装配储能电池。(资料图)谢东摄
抚州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和主导产业。一系列举措,让抚州经济发展的列车一路爬坡过坎,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跃居全省首位。
从地理毗邻到创新同频,区域协同发展没有旁观者,只有行动派。
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跑赢全省,上饶以坚定的“东进”姿态,主动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2025年,上饶以非节点城市身份,荣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杰出贡献奖”,不仅在长三角创新版图中锚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更日渐成为赣鄱大地上最具活力的创新沃土。
宜春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强劲。两地在GDP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稳经济稳就业政策措施发力显效,江西经济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如何在“半年稳”基础上实现“全年好”,是各地当下更关键的命题。
江西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指出,要坚持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谋划和推进工作,自觉从思维定势、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敢于直面矛盾,勇于突破常规,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赣江潮涌处,尽是奋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