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消杀!赣州多地紧急通知

2025-08-05 22:19 阅读
赣南红

近期

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市民关注

赣州多地开展公共外环境

集中消杀

↓↓

8月2日至8月8日,章贡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夏秋季公共外环境病媒生物消杀活动。章贡区范围内所有公共外环境,包括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下水道、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垃圾屋、圩镇农贸市场、圩镇主次干道、蚊虫孳生水体、苍蝇孳生地、公共厕所等。

8月5日至8月12日,南康区在城区及城乡接合部开展以灭蚊为重点的夏季病媒生物集中消杀。

8月2日至8月5日,上犹县在城区开展以灭蚊为重点的夏季病媒生物集中消杀。

8月5日,寻乌县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了“即刻行动!每日5分钟清积水”的倡议。

……

赣州疾控部门发布

八月防病提示

基孔肯雅热成为提示重点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可能感染发病。健康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潜伏期(从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到症状开始的时间)1-12天,一般为3-7天。感染后,出现典型的“热-疹-痛”三联征:

◆突发高烧:体温可高达39℃+,可能持续1-7天。部分患者会出现“双峰热”,即退烧后再次发热。

◆明显关节疼痛:这是基孔肯雅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特别是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月。

◆皮疹:约80%的患者在发热后2-5天,面部、四肢甚至手掌脚底会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常伴有瘙痒。

而登革热可以说是基孔肯雅热的“双胞胎兄弟”,它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也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过,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四肢或躯干出现充血性红疹;

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及时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家中水生植物建议每周彻底换水一次,减少蚊虫孳生地。

2.室内安装蚊帐、纱窗等防蚊用具,或使用电热蚊香等灭蚊产品以减少蚊虫叮咬,前往户外场所时提前使用驱避剂。

3.外出时穿浅色长袖长裤,在裸露皮肤处喷涂驱蚊剂。不要在户外树荫、草丛、凉亭等蚊虫密集处久留。

4.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疫情流行地区。如必须前往,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旅居史。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患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有啥不同?

应该如何预防?

……

一起来看看

↓↓

 

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立即行动起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